“十三五”时期,是我市经济增长的爬坡换挡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期、生态文明建设的巩固提升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突破期、民生社会事业的发展升级期。在这一发展阶段,既面临重要机遇和有利条件,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潜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新技术和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特别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全球科技和产业变革孕育新突破,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我国经济发展正逐步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同步发力,自由贸易区建设全面启动,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两端发力,稳步实施五大政策支柱,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能量。全省“一核两带一板块”的区域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产业升级、开放升级、创新升级和区域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态势良好,重大基础设施不断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加紧推进。我市经济发展政策潜能将完全释放,《若干意见》深入实施,国家部委对口支援纵深推进。更为重要的是,“主攻工业、三年翻番”等系列发展战略全面铺开,全市加快发展氛围浓厚,党员干部干劲十足,广大人民群众谋发展、促振兴、奔小康愿望强烈,为我市扬优成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赶超跨越,创造了新机遇,开拓了新空间,增添了新动力。
同时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未来五年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世界经济仍处于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存在脆弱性和不稳定性。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一些潜在风险还在累积,一些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各种约束条件和结构性矛盾的制约越来越大。我市欠发达、后发展的基本市情没有根本改变,发展布局不优、动力不强、后劲不足等问题仍然突出,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层次偏低,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交通、能源仍然是短板。城镇化水平较低,县域经济实力较弱,小城镇功能欠缺,城乡差距明显,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贫困人口较多,面临小康提速和脱贫攻坚的双重压力。改革发展任务仍然较重,市场机制不活,行政效能不高,发展环境不优。法治赣州建设任重道远。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这些都需要在“十三五”时期重点突破。
全市上下务必认清形势,解放思想,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带来的诸多变化,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顺应发展大势,尊重发展规律,坚定发展信心,保持发展定力,紧紧抓住用好宝贵的战略机遇期,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不断开拓振兴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