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欢迎访问赣州市党务公开网!

本市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时政要闻本市要闻

根植厚土发“新枝”——赣州多措并举推动客家非遗保护传承利用纪事

文章来源: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 2023-12-03 09:19

     以瓷为画、以胎为纸,一笔一画绘赣南。近日,在章贡区的非遗客家瓷画传习所,学员们正在客家瓷画非遗传承人蒋洪亮的指导下学习绘制瓷画,零距离体验非遗艺术魅力。

  赣州,是客家先民中原南迁的第一站,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和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全市95%以上是客家人,被誉为“客家摇篮”。客家人在这片热土上勤勉劳作、开拓耕耘,创造了璀璨的客家文化。近年来,我市依托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区建设,在保护中合理利用,在传承中积极创新,客家非遗焕发新活力,绽放新魅力。

  “月光光,照四方,有女爱嫁放排郎……”伴随着熟悉的客家童谣声,走进龙南市杨村镇燕翼围客家文化体验区,民俗情景歌舞剧《围屋新娘》正在围屋内上演,吸引大批游客现场观看。

  赣南地域宽广,历史厚重,文化多彩,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各县市区,具有项目类别多、地区分布广、传承历史长、内涵丰富等鲜明特点。据统计,目前,全市拥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8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27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24项。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赣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传承和保护好这一抹抹乡愁记忆,我市扎实推进客家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对客家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全面清查、记录和认定,整理形成了赣州市非遗数据库,用文字、录像、数字化媒体等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全面、真实、系统的记录、保存和再现。

  非遗传承,场所必不可少。我市大力开展非遗传承体验设施建设,建设市县两级非遗馆、专题馆24个,非遗项目传承所(点)219个。通过非遗传承体验设施建设,以“点”带“线”,带动了客家古文、东河戏、提线木偶戏等赣南古老戏曲剧种的传承和推广,推动了石城灯会、茶篮灯、唱船、赖公庙会等民间民俗活动逐步走入群众、走向市场,更帮助了宁都鼓子曲、横江重纸、挑积、客家版画、传统榨油等濒临失传的民间技艺绝学重新发扬光大。客家非遗在新时代重新焕发生命力,客家文化根脉得以赓续与弘扬。

  打卡客家围屋、品尝客家擂茶、观看赣南采茶戏、编织客家冬头帕……11月9日,在第32届世客会各参观点,一道道非遗美食,一项项非遗技艺,一台台非遗表演吸引与会嘉宾驻足品尝、观看和体验。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近年来,赣州市充分利用优势特色非遗资源,加强非遗项目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以客家文化旅游区为支撑的 “一核三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并持续推进非遗进景区活动。目前,全市4A级景区均有非遗项目开展活态传承,非遗影响力和群众文化获得感不断增强。与此同时,依托“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传统节日、各类文化旅游节,我市积极举办丰富多彩的非遗展演展示活动,让群众作为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主体,非遗真正扎根民间,融入生活。

  “蹲弓步、左手叉腰、右手旋转,动作要连贯,要自然。”在于都县岭背镇中心小学的操场上,课后延时服务正在进行,退休教师李祖明正悉心指导该校鱼龙舞社团的孩子们进行鱼龙舞练习。

  多彩的非遗文化,离不开青年一代的传承。我市将采茶戏、兴国山歌、鲤鱼灯等非遗项目纳入校园特色课程教学,通过组建非遗教师团队、非遗社团、培养“校级”传承人,常态化举办校园非遗知识讲座等方式构建非遗教育传承体系。如,章贡区在全区57所大、中、小学校建立传承点,组织编写非遗教材,把采茶戏列入音乐教学课,将赣南采茶戏的曲调和舞蹈改编成采茶韵律操进行推广,每年定期组织非遗传承人开展项目传承活动。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展进校园活动1000余次,编撰非遗教材、读本200余册,丰富多彩的非遗进校园活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文化归属感。

  保护与传承并行,守正与创新并举。在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进程中,客家非遗频频“火出圈”:“兴国山歌进校园”获评全国“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实践案例;“定南瑞狮”成为江西唯一进京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的地方民俗表演项目;“三节龙”“石上桥梆灯”“宁都道情”等非遗项目在2019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井冈山分会场上大放异彩;大型赣南民俗音画《客家儿郎》巧妙融入具有代表性的近30个客家非遗项目,受邀在深圳“文博会”、国家大剧院精彩演出;赣南采茶戏连续多年赴希腊、保加利亚、韩国、日本参加江西文化旅游推介演出……客家非遗与时代共荣,绽放出迷人光彩。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市还深入挖掘非遗的潜在市场价值,促进传统技艺与现代产业结合,强化助推乡村振兴。瑞金市咸鸭蛋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廖秀英开创“合作社+电商+贫困户”的模式,吸收贫困劳动力30余人,年制销咸鸭蛋100多万枚,实现了咸鸭蛋产业化发展;会昌县依托酱干制作技艺带动县域酱干加工业,年生产酱干2000多吨;龙南市虔心小镇依托景区、企业设立非遗工坊,吸收学徒与固定员工600多人;杨村米酒酿造技艺传习所带动200余名客家大嫂生产销售米酒,借助电商渠道,平均月销量超过1.5万公斤;崇义县凭借南酸枣糕制作技艺,将其打造成为年产值3亿元,带动当地农民增收3500万元的富民好产业。一项项 “非遗”技艺为乡村振兴发展增添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能。

  不仅如此,通过研发非遗旅游商品,我市开发以“客家文化”为主题的文创系列产品200余件,设立文创旗舰店,将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变成“伴手礼”在展示馆售卖,并通过互联网络销往全国。近年来,融入非遗元素的旅游产品累计销售收入达400余万元,实现旅游总收入1.8 亿元。

  珍贵的客家非遗,是客家先民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更是客家文化历久弥新的丰厚滋养。如今,客家非遗这棵参天“古树”根植厚土发“新枝”,正迎来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