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赣州市城市住房服务中心以《以人为本精准发力 切实提升住房保障工作水平》为题,代表我市就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作经验交流。据悉,我市住房保障工作在省住建厅2023年度重点工作排行榜中位列全省第一。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住有所居、住更宜居”目标,通过“三坚持三抓”,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住房保障能力大幅提升,住房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截至目前,全市累计筹集保租房13.16万套,建设公租房16.71万套,完成棚户区改造30.46万户,均居全省前列。
坚持目标导向,抓统筹调度。市、县两级成立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形成推进合力。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发展保租房监测评价方案和棚户区改造考核评价方案,常态化开展督查调度,全面压实工作责任,推动安居工程建设任务落地见效。“十四五”期间,全市保租房筹集总量调至18万套(间),占同期新增住房总量的30%左右,其中2023年棚改攻坚3.69万套。
坚持结果导向,抓建设保障。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通过项目通报会、融资对接会等形式,多渠道解决资金投入。2022年以来,全市共争取保租房上级补助资金19.64亿元,落实地方财政奖补资金4亿元,获得银行授信75.65亿元、实际发放贷款57.2亿元;争取棚户区改造补助资金5.65亿元,落实商业贷款35亿元,获批专项债140亿元。创新推广“统一设计、统一融资、统一建设、统一验收”的国有平台运作模式,落实建设主体,两年共筹集保租房4.3万套。把保障性安居工程纳入建筑质量监管体系,坚持高要求规划选址、高标准建设管理、高水平完善配套,全力打造精品工程。落实在建工程每月巡查、履约确认等制度,强化建设进度和质量监管。
坚持问题导向,抓管理服务。建立市、县一体化公租房在线服务平台和保租房信息管理系统,开通住房服务“赣服通”专区,率先在全省上线公租房申请“一件事一次办”。同时,按照“智慧便捷、和谐宜居”要求,在公租房小区引入人脸识别智能门禁,实施车辆识别、小区监控设施改造,有效减少转租、转借等问题。将保障房小区纳入社区管理,构建社区、房管、物业+住户服务组织的“3+N”基层治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