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对于我们伟大祖国来说,却是一段波澜壮阔、辉煌壮丽的历程。75年来,赣南大地发生了历史巨变,取得了辉煌成就。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的深切关怀下,在国家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上下苦干实干,将“规划图”“效果图”变为“施工图”“实景图”,交出一份振奋人心的红土答卷。今日赣州,已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老百姓受益最多的时期。
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75年来,赣州经济总量连续跃上新台阶。194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仅2.22亿元。经过长期努力,197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加至11.59亿元,1994年突破百亿元,2009年跨越千亿元。“十四五”时期,经济总量跃上4000亿元台阶,向着5000亿元大关迈进。2023年达4606.21亿元,较1949年翻了11番,1950-2023年年均增长10.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49年仅为73元,1950年突破百元,1992年突破千元,2008年突破万元。2023年,人均生产总值突破5万元,达51245元,按年平均汇率计算,折合7272美元,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
7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赣州经济实现快速发展,苏区振兴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由改革开放前的4.9%大幅提高至1978-2000年的10.1%。进入新世纪,赣州经济保持快速增长,2001-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提高至12.2%。进入新时代,全市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12-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年均增速领跑全省。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协同发展
75年来,在巩固农业地位的基础上,赣州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三次产业结构由1949年的75.2∶6.9∶17.9调整为2023年的9.9∶39.2∶50.9,产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
农业生产提质扩量。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949年2.76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740.96亿元,增长260多倍。农、林、牧、渔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79.3∶8.6∶11.3∶0.8调整为2023年的53.5∶10.1∶22.8∶8.8,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活动从无到有,占比4.9%,农业占比一家独大的局面得到全面改善。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78.95万吨增加至2023年的265.4万吨,生猪存栏由1949年末的38.18万头增加至2023年末的387.31万头;2023年脐橙种植面积194万亩、产量165万吨,均居世界第一,被誉为“世界橙乡”。
工业短板加速补齐。截至2023年,在全国统一划定的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我市有35个工业大类,建立起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1957年,全市工业企业仅150家;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898家,保持全省首位。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4523亿元,较1949年的工业总产值增长超过1万倍。以2023年的工业水平,只需0.7天左右就可以创造出1978年一年的工业产值,46分钟就可以创造1949年一年的工业产值。
服务行业规模壮大。1949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仅3981万元。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规模快速壮大。第三产业增加值1989年突破10亿元,2000年突破百亿元,2016年突破千亿元。2023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345亿元,较1949年增加近6000倍,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扩大至50.9%,比1949年提高33个百分点,成为第一大产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从2012年的190家增至2023年的773家。
三、固定资产投资成效显著,交通设施全面完善
75年来,赣州紧紧抓住改革开放、苏区振兴等重大历史机遇,持续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性作用,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投资总量快速增长。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投资领域窄、投资规模小,194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67万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加快发展,各领域投资需求与日俱增。1978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5991万元,比1949年增长88倍;1979-202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9.5%,快于同期年均经济增速5.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日益凸显。特别是201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以来,赣州进一步加大各领域投资力度,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年均增长14.9%,快于同期年均经济增速5.4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日益优化。全市三次产业投资比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2.1∶60.9∶17.0调整为2023年的1.4∶37.2∶61.4,投资重心向三产倾斜。工业投资主导地位日益凸显。2023年,全市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37.3%。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36.2%,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速壮大,成为工业投资主力军。
交通设施日益完善。作为以山地、丘陵为主的赣南山区,新中国初期,赣州交通十分落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投资补短板作用日益凸显,全市交通网络日益完善,运输能力和效率明显提升。全市公路通车里程由1965年的3417公里提高到2023年的44948公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2023年通车里程达到1743公里。铁路运营里程923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243公里。建成赣州机场、瑞金机场,目前开通航线26条、通航城市28个。
四、内外贸易蓬勃发展,利用外资显著提升
75年来,赣州内外贸易蓬勃发展,物质水平极大丰富。202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23亿元,比1949年增长3900倍,年均增长11.8%。
城乡消费协同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消费市场较为繁荣,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城镇市场逐步发展成消费市场主力军。2023年,全市城镇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3.84亿元,占比83.8%,比1978年提高45.5个百分点;农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9.2亿元,是1978年的114倍,占比16.2%。
对外贸易稳步扩大。2023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35.93亿美元,为2000年的189倍,其中出口83.86亿美元、进口52.07亿美元,分别是2000年的140倍、434倍。与我市有贸易往来的国家由2000年的15个增加至2023年的192个,建立了4个国际友好城市关系。
利用外资快速增长。随着我国市场准入不断放宽,我市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12亿美元(2022年起统计口径发生变化),比1990年增长330倍,1991-2023年年均增长4.5%。
五、城乡发展统筹推进,民生福祉日益改善
75年来,从贫穷落后到基本温饱再到全面小康,赣州城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镇化步伐持续加快。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户籍总人口305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8.3%。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水平进程明显加快。常住城镇人口从2005年的265万人迅速增加至2023年的52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05年的32.4%提高至2023年的58.2%,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57年的126元增加至2023年的44199元。现在的赣州,城镇居民1天的收入就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初期1年的水平。
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新中国初期,赣州农村建设相对滞后。改革开放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三农”政策,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行动。全市194.8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023个贫困村(含167个深度贫困村)全部退出、1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的26.71%降至零,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市最大规模人口脱贫,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通过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抓实产业和就业帮扶,积极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美丽乡村气象日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1年的191.8元增加至2023年的17381元。现在的赣州,农村居民4天的收入就相当于改革开放初期1年的水平。
居民生活日益改善。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由1983年的397元提高至2023年的27766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由229元提高至16266元,均提高70倍左右。全市城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83年的63.4%、64.9%下降到2023年的30.7%、32.6%,分别下降32.7、32.3个百分点。按联合国粮农组织标准,赣州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实现了从“温饱”到“相对富裕”的历史性改善,乡亲们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全市就业人数由1957年末的163.89万人增加至2023年末的447.13万人,平均每年增加4.29万人。2023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199.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427.5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6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60.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61.2万人。
六、科教文卫体全面发展,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75年来,赣州科教文卫体事业全面进步,980多万赣南红土儿女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科技事业蓬勃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赣州的科技发展水平十分落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中国稀土集团总部先后落户赣州,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全市科技事业发展日新月异。截至2023年,全年境内授予专利权1.57万件,PCT专利申请受理量27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0.48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5.33件。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874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17.09亿元。全社会研发支出与生产总值之比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文化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市教育、文化事业落后,高等教育空白,中等专业学校仅4所,普通中学25所,小学2221所;社会文化场所、文化设施极少,文化活动单一。2023年,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11所,比1978年增加8所;在校学生16.42万人,为1978年的51倍;普通中学499所,在校学生68.7万人、较1978年翻了1.3番;普通小学1468所,在校学生78.92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7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4.49%。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分别由1980年的6个、9个增加至2023年的19个、26个。群众文化、群众艺术竞相发展,赣南采茶戏、采茶曲及客家歌舞闻名遐迩。
体育卫生事业欣欣向荣。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市体育事业发展缓慢,体育场地建设滞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群众体育事业不断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大中型体育场、体育馆和游泳馆共有88个。2023年全年共组织有影响的各类群众健身活动511次,参与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全市卫生机构数由1949年的239个增加至2023年的8996个,卫生机构技术人员数由1978年1.05万人增加至7.08万人,现有卫生机构床位数6.88万张。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南方医院赣州医院等2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正在加速建设,即将投入使用。
当前,全市上下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及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市委“三大战略、八大行动”,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着力打造工业强市、开放高地、创业之州、区域中心、文化名城,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赣州篇章!(赣州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