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现代农业 >>正文

全南县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处处新

文章来源:客家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12日 15:30:55

全南县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处处新

客家新闻网  李关平 容双红

    从传统的小农经济,转向发展规模化经营的现代农业,是一个转型升级的过程。这不仅需要有人才、技术、资金的支持,还要补齐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全南将发展“品质农业”作为突围路径,让农业产业成为投资者的“乐土”。

  转型升级,从“看天吃饭”到品质高效

    仲夏时节,走进全南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处处生机勃发:几十栋钢架蔬菜大棚静卧在青山环绕之中,棚内,一条条营养管道错落有致,一茬茬无土栽培蔬菜鲜活肥嫩。“作为沃尔玛超市的蔬菜供应基地之一,园区每天销售生鲜蔬菜4000余斤。”指着精致、靓丽的蔬菜,园区经理唐新丁说。

    作为新兴的农业生产技术,无土栽培是先进、高端的“代名词”,深受现代农业企业的追捧。然而,时间回拨几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光景,“看天吃饭”是当地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温度靠阳光,湿度靠雨水,销售靠吆喝,传统生产模式下农业生产效率低,效益差。

    改变原来的生产方式,才能提升生产力。全南下大力气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最近连续三年年均投资超过3.6亿元,铺设机耕道、浇铸水渠、农田标准化改造、提升农业电网;设立2000万元专项账户,补贴架设钢架大棚,建造冷库、铺设滴管;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品牌,注册成立“高山”蔬菜、“铁之粱”等著名商标……

    绿色生态才能产出健康食品,全南还推行绿色生态十大行动,降低生产面源污染,引导培育绿色产业品牌,对获得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企业给予1至8万的高额奖励。瞄准高端市场需求,全南铁之粱专业合作社紧盯市场,将生产的紫薯、黑花生等生态农产品,成功申请有机认证。同时,还给每件产品贴上“身份标签”,品质追溯轻松便捷。

    培的好土壤,催绽产业化。作为国内蔬菜产业龙头企业,山东寿光三江菜业公司瞄准良好的资源环境、地缘优势,落户全南。“这个项目投资4亿元,建造4万平方米的智能化钢架大棚。”该县农粮局局长曹闽军说,三江菜业公司除了带来巨大的投资,更在于带来最先进的蔬菜生产技术,标准化管理经验,引领带动全县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融合,从分散经营到聚环成链

    走进大吉山镇大岳村富利休闲农庄,笑声阵阵,热闹非凡:在金灿灿的皇菊花丛畔,游客在尽情地拍照;在脐橙园的入口,微信“扫一扫?入园有礼”,赚足人气。

    曾被认为最质朴、低调的农业,在现代技术的裹挟下,也日渐洋气。如何让农业与时俱进?在新的时代面前,全南人用工业化思维经营农业,推进“接二连三”,引导全县16个农业产业基地,按行业、产业分类,构成上下游产品加工供给循环,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得益于良好的运行模式,大吉山镇马安村李德清生产的10万斤红薯,经过铁之梁专业合作社生产、加工,转化成薯条、薯片、红薯干、淀粉,成为市场的“宠儿”。

    农业产业聚环成链,农产品“身价倍增”。“一公斤红薯在市场上售价4元,制作成精品礼包,每袋售价36元,还供不应求。”铁之粱专业合作社老板黄铁粱说,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不仅能增加收入,更关键的是有了自己的品牌,能大力提升市场竞争力。

    整合农业产业的各类资源,集聚产业发展要素,由分散经营到聚环成链,衍生出异彩纷呈的“第六产业”,让全南农业释放出勃勃生机。中滩2000亩的渔业基地和周围湖光山色融合,开发成旅游度假胜地。万亩梅园既销售花卉产品,也“卖风景”。利用资源优势,南迳镇引进温室兰花种植企业,年产20万盆,在兰花温室边上,还打造出温泉主题公园,每天,游客沐浴在兰花的芳香中欣赏醉人的美景。

    辐射带动,从“代替”发展到带领致富

    “评判一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优劣,不仅是看成长规模大小、市场利润高低,还要看引领带动能力的强弱。”曹闽军说,由于知识技能、管理水平、市场运作能力欠缺,农民在市场中表现出抗风险能力弱等“先天不足”。因此,创新发展方式,让农民搭乘发展“快车”,实现共同致富,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为了让企业更好地带动群众发展产业,全南引导构建“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连锁店+农户”等形式,抱团发展产业,降低群众发展产业的风险。推行“一项产业、一套关键技术、一园(基地)一名技术人员”技术帮扶制度,提升农民产业发展能力;设立电子孵化园,成功纳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打造创业平台。建立国有融资性担保公司,依托“财政惠农信贷通”、“产业扶贫信贷通”,为农业产业企业发放贷款2.4亿元;创新“六种土地流转模式”,流转土地3.97万亩,壮大了农业企业规模。

    作为全南现代农业的龙头,高山蔬菜有限公司利用育苗大棚,引领带动群众发展蔬菜产业。育苗大棚占地6亩,每年育苗1000万株,60%分发给周边群众种植。得益于良好发展模式,紧邻公司的贫困户钟水生今年领种了3万株蔬菜种苗。“除了种苗,公司还提供肥料、上门技术服务,今年,我已经销售蔬菜8000余斤,帮扶增收1万多元。”

    良好的发展方式,加快群众致富步伐。目前,全南依托16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9家现代农业企业、5个农业产业基地,引领带动3.2万农民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户均增收1.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