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赣州市党务公开网!

新闻头条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头条

全南: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城乡孩子共享同一片蓝天

文章来源:客家新闻网        发布时间: 2018-04-14 18:53

  全南: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城乡孩子共享同一片蓝天

  客家新闻网 付涛 特约记者钟慧燕


  一所所花园式学校的修建,一次次先进教育设备的引进......2016年以来,全南县投入6.5亿元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均衡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实施师资培养工程。一项项新举措,真真切切地提升百姓教育获得感,让优质教育变得触手可及。

  补齐短板,“木桶”盛足水量

  “我们的学校像花园,我越来越喜欢了。”4月13日,正在全南县乌桕坝小学上舞蹈课的六年级学生袁意涵兴奋地说道。

  独具一格的教学楼、宽敞平坦的塑胶操场、现代化的多功能教室、浓郁的校园文化,这便是如今乌桕坝小学的真实写照。

  乌桕坝小学的变化只是全南县众多义务教育校园的一个缩影。为理清全县教育发展思路,统筹抓好教育各项工作,该县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制定出台了《全南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加快教育事业发展若干意见》等规划文件。

  图为全南县第四小学校园一角。


  为让目标成为现实,全南县委统揽教育发展全局,对全县30余所中小学进行蹲点摸底,对1700余名在编教师进行核编登记,综合调研80余场次,梳理难题100余条,出台各种规章制度20余项。同时,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在财政拨款、教师配置、学校建设等方面,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和资金困难学校倾斜,改善办学条件,缩小办学差距。

  三年来,全南县加快补齐教育发展“短板”,从基础设施到教育信息化工程,从装备提升到平安校园创建,投资约10亿元规划建设全南中学、桃江新区九年一贯制学校、职业中学、第三幼儿园、教师进修学校等;投资近2亿元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24所,让校园面貌焕然一新;着力解决学校“三个面积”不足问题,新增学位3000多个及教学用地167.29亩,其中新增校舍面积4.54万平米,新增体育用地面积1.45万平米;投入5600多万元建设“智慧校园”;对全县27所义务教育学校校园文化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并配足配齐教学仪器设备、计算机和图书资料等。

  激发活力,“引擎”强力发动

  “评为‘名师’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希望能带动更多的年轻教师一起进步。”4月12日,在全南二中采访时,“名师”刘爱华说道。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全南县大力推进“名师”“名校长”工程,实施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三优”计划,并给予每人3000-5000元奖励。探索开辟补充农村学校紧缺师资绿色通道,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外引名师,内联骨干,聘请省内外知名教育专家、特级教师成立“全南教育发展智囊团”,把管理经验丰富、教学技术精湛、深受师生好评的教师予以重用。坚持“走出去”多层次拓宽培训渠道,每年按照当年在职教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拨付培训经费,三年来共组织安排3820多人次参加各类培训。

  图为改造后的全南县龙下中心小学计算机教室。

  为让教师进得来,留得住,该县加大教师招聘力度。自2015年以来,通过特岗教师和教师招聘,累计招聘教师626人,定向培养教师70人,为师资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实行乡村教师收入分配倾斜政策,落实边远学校补助政策,按照越往基层、越往艰苦乡村补助水平越高,使乡村教师实际工资收入不低于同职级县镇教师工资收入水平。

  不落一人,“花朵”共享阳光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不仅体现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还体现在教育公平上。 竹山小学的学生赵石根从三年级起就几乎“以校为家”,母亲早年离家出走,父亲也因病去世,跟随80多岁的老奶奶一起生活。学校得知情况后,积极开展关爱帮扶,她的班主任黄小华持续对其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对自己的人生曾一度迷茫困惑的赵石根,精神世界渐渐变得丰富强大,还倍添了无穷的学习动力,学习成绩从全班倒数跃升至中考时全班前十名。

  近年来,全县积极贯彻落实学生资助政策,优先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学生纳入资助范围,给予义务教育贫困寄宿生每人每年资助小学1500元、中学1750元。仅2017年,全县共资助贫困学生8200余人次,资助金额1326万元。同时,该县还建立农村“留守孩”和残疾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中小学均配备心理健康室和心理辅导老师,156名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主要以随班就读形式在普通学校就读,开设特教班并落实“送教上门”,特教学生入学率达100%。据统计,2017-2018学年初,该县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全县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2471人全部就近安排在公办学校就读。

  除了政府投入,该县还依托乡贤、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拓宽资助渠道。“我自己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该县大吉山镇奖学奖教教育基金理事会会长谭军辉对此颇有感慨,为帮助更多贫困学子圆梦,他在去年理事会成立之初就一次性捐资5万元。在全南,像谭军辉这样热衷支持家乡教育事业的乡贤还有很多,去年以来,该县成立了县、乡(镇)教育发展基金,筹措基金6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