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
赣南日报评论员
5月16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及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全市上下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为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注入强劲动力。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在2018年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提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的科学论断。总书记反复强调:“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一句“自己人”,充分肯定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旗帜鲜明地释放出鼓励支持促进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强烈信号。
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一组概括为“56789”的数字,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生动描述。从赣州情况来看,民营经济是赣州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所在、底气所在、希望所在。以民营企业为主的非公经济,创造了全市63.4%的GDP、贡献了76.3%的税收、88.4%的规上工业增加值、99.3%的出口,民营市场主体、民营规上工业企业均超总量的九成,民营经济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促进工业发展、培植地方税源、吸纳城镇就业的关键支撑。只有“自己人”,才会有这样的贡献,才会有这样的作为和担当。
什么是“自己人”?就是真心相待、携手同行、肝胆相照、寄予重托的人。当前,经济增速换挡、动能转换,我市民营经济发展虽有一定的基础,但民间投资仍需进一步激活。民营经济是赣州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我们要全心呵护、全力支持。优化营商环境是赣州扩大对外开放、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通行证”,我们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要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办企业所需,着力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就要提振发展信心。当前,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的最大困境是信心不足。市场经济是信心经济,我们的信心从何而来?来自于党的方针政策的阳光雨露,来自于赣商文化的深厚底蕴,来自于现代化进程中赣州高质量发展蕴含的无限商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一季度国内GDP增长5.3%,4月份采购经理指数、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均高于荣枯线,多家国际机构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外部环境明显好转。全省、全市经济运行也在持续回升,主要指标稳定增长,市场活力不断增强,投资形势比较有利。一季度,赣州7个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可以说,有利因素正在持续积累。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咬定目标、坚定信心,充分用好当前有利条件,抢抓难得发展机遇,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就要真心了解诉求。我们服务企业不能想当然,对企业需要什么、期盼什么,要心中有数、精准对接。要让民营企业家参与到涉企政策制定中来,凡是涉企政策文件,制定前要多听取企业意见,实施中要多请企业监督,实施效果要让企业来评判。要建立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税收、用电量、科技研发投入、节能成效等客观指标为依据的政策体系,支持什么、怎么支持、什么要求,都要一条一条列出来,让基层和企业一看就明白。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着眼“自己人”的发展要求,推动平等对待。强化对“自己人”的认同意识和责任担当,就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提供更稳定的预期,切实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就要切实解决困难。一个地方的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好的营商环境就是最强大、最持久的竞争力。“自己人”就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有事服务好,无事不打扰。我们要把“自己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切实解决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当好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的坚强后盾。要用好产业链链长制、领导挂点联系、政企圆桌会议、企业特派员等机制,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降低成本为核心,拿出实招硬招,把服务企业工作做得更精更细,切实解决企业融资、用能、用工、用地、人才技术、物流运输等急难愁盼问题,让广大民营企业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发展。
服务企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化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我们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以“自己人”思维和企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共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不断开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赣州篇章注入源源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