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8月24日,全省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在南昌签约,共交易上犹县紫阳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碳汇量7万吨,总价210万元。
在当天举行的签约仪式上,出让方上犹县犹江水利发展有限公司同受让方江西和润宇电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购买协议。此次签约是全国第二单、中部省份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实现了江西省水土保持碳汇交易零的突破,标志着赣州市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取得阶段性成果。
水土保持碳汇,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采取预防和治理措施后,产生碳汇的过程或能力。紫阳小流域面积22.43平方公里。经过22年的综合治理,通过实施人工造林、林木抚育管护、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等治理措施,碳储存能力和碳汇增量显著提升,2023年碳汇量达19.3万吨,其中土壤碳汇11.6万吨、植被碳汇7.7万吨。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动水土保持碳汇纳入温室气体自愿减排范围(JCER)。今年4月,赣州市水土保持中心邀请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专家一行到赣南开展水土保持碳汇调研,上犹县积极争取碳汇交易试点,最终选取紫阳小流域开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试点。据悉,此次碳汇交易的资金将用于紫阳小流域后续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小流域生态系统的碳吸存能力,提升流域生态质量。
上犹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生态是上犹最宝贵的财富。该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聚焦“双碳”目标,把水土保持放在突出位置,大胆创新,大力实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综合治理工程,建立了政府主导、水保搭台、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水土流失防治机制,5年来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1平方公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建设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契机,立足赣州绿色生态这个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在上犹县创新实施整县一体化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全面推广运用治山、治水、治污“三治同步”和治山保水、疏河理水、产业护水、生态净水、宣传爱水“五水共建”的水土保持治理新模式,积极探索点“绿”成“金”新路径,不断将生态“高颜值”转化为经济“高价值”,奋力打造美丽中国“赣州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