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欢迎访问赣州市党务公开网!

本市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时政要闻本市要闻

赣州强化标准引领助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 2024-10-24 08:42

 “民以食为天”,食品产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永恒的朝阳产业。近年来,我市围绕食品产业倍增升级指导目标,着力发挥标准对食品产业的引领作用,以标准引领技术创新、完善市场监管、树立品牌示范,探索出了一条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构建标准体系 推动产业发展

  2023年5月,赣州市预制菜产业协会正式成立,该协会的成立标志着赣南预制菜食品产业由“散、弱、小”加快向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转变,这是我市着力构建食品产业标准体系的一个缩影。

  我市坚持政策引导,建立食品标准化协调机制和稳定的标准化工作投入机制,建成国家油茶产品质检中心、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赣州)分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不断为食品产业标准体系的健全完善提供技术支撑。积极构建国家、行业、地方、团体和企业等五类标准组成的食品标准体系,一批高质量企业标准成为行业“领跑者”。

  截至目前,我市制定实施食品和农产品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6项、地方标准84项、团体标准28项、企业标准300余项。其中,《赣南客家预制菜》等2项团体标准成为全省首个预制菜类团体标准,填补了客家预制菜团体标准的空白。

  严格标准尺度 守护“舌尖安全”

  近年来,我市严格执行食品领域执法标准,加强食品安全全链条、全流程监管,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某食品企业生产掺假掺杂食品的违法行为,作出没收掺假掺杂食品、罚没款2.28万元的行政处罚;

  上犹县市场监管局依法对某榨油厂生产的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不符合GB 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违法行为,作出没收违法所得1027.20元、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

  大余县市场监管局依法对赣州某食品有限公司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添加剂、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生产食品的违法行为,作出没收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原料、罚款3.5万元的行政处罚。

  这些是今年我市市场监管系统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为准绳,坚决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铁心硬手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专项行动的典型案例。

  此外,我市加快推进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标准化建设,组建了市综合检验检测院,各县(市、区)全部建成农产品检测机构和食品快检中心,设立食品快检室220个、农产品检测站283个、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4375个,构建了覆盖全市的食品检测、食用农产品检测、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2023年全市食品(食用农产品)抽检总量5.55万批次,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严的标准铸就好的品牌。“赣南脐橙”连续10年蝉联全国同类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榜榜首,品牌价值691.40亿元;“赣南茶油”2023年品牌价值72.97亿元。

  树立标准示范 打造特色品牌

  我市坚持品牌示范引领发展战略,打造了赣南脐橙、赣南油茶、赣南蔬菜、赣南硒品、绿色生态、客家预制菜等多个特色品牌。

  以赣南硒品为例,我市出台富硒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以“硒+X”的模式引领富硒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富硒蔬菜、富硒水稻、富硒高山茶、富硒脐橙、富硒禽蛋等五大产业和特色产业。依托江西省富硒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落地赣州的优势,积极争取省级富硒地方标准研究制定,核准注册富硒商标293件,认证富硒农产品1162个,全市富硒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00亿元。

  此外,我市还积极推广“标准+认证”的品牌培育模式,45个食品(含农产品)获得“江西绿色生态”产品认证,江西齐云山油茶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入选“江西绿色生态”品牌创建典型案例,齐云山、菲尔雪等一大批本地龙头企业发展进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