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欢迎访问赣州市党务公开网!

本市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时政要闻本市要闻

红土圣地闪耀尊崇之光——赣州持续推进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纪实

文章来源: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 2025-08-01 10:40

  为5.7万余名优抚对象发放抚恤补助资金5亿余元,为3万余名优抚对象落实医疗补助资金近6000万元;

  探索退役军人跨区域联合精准招聘、退役军人入企探岗模式,助力退役军人实现高质量就业;

  赴广西百色开展城连共建,高质量推进援建项目;成功承办全国烈士遗骸搜寻鉴定技术培训班,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三所高校专家应邀授课……

  红色血脉,代代赓续,齐唱新时代主旋律。在赣州这片浸染着革命热血的红土地,赣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紧紧围绕“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方针,用一项项扎实举措、一个个温暖举动,让“尊崇之光”闪耀红土圣地,让退役军人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可感可及。

  服务暖心,提升保障效能

  走进位于瑞金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赣州海亿药业有限公司退役军人服务站,正面墙上“退役军人之家”六个大字分外醒目,周围墙面则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布置着志愿服务、关爱帮扶、老兵宣讲等板块的点点滴滴。该站负责人说,瑞金经开区有600多名退役军人,占员工比例13%。服务站将在权益维护、爱国拥军、就业创业、教育培训、公益活动等方面,为他们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保障。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朱钦军说,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与广大退役军人联系最直接、最紧密,是落实退役军人政策最靠前、最直接的阵地。

  目前,全市建成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4361个,其中市级1个、县级20个、乡级310个、村级4030个,3个服务站入选全国“百年历程上的百家服务站点”,37个服务站入选全省“百家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

  全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搭建就业创业双向互通平台,探索推进“先体验再就业”“入企探岗”服务模式,链接大湾区优质就业资源。

  2024年5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深圳市巴士集团和深圳市蛇口保安服务有限公司举办“跨区域”专场招聘会,11月联合韶关、郴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红三角”地区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

  退役即就业、就业即稳岗,是许多军人退役后的最大心愿。全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把退役军人就业作为重中之重,举办专场招聘会46场次,提供超2万个就业岗位。

  聚焦交通出行、文化旅游、医疗健康、生活服务等领域,完善优待目录清单,全国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凭优待证免费乘坐赣州中心城区运行的公交车,A级旅游景区免门票,药店、餐饮、酒店、商超消费打折等等,让尊崇看得见、摸得着。

  助力强军,共筑国防长城

  多年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在赣南这片红色沃土经久不衰、历久弥新。2025年,我市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双拥工作,持续加大服务保障力度,对双拥工作优先考虑、重点保障、持续推进,常态化开展春节、八一建军节等重大节日走访慰问部队,为驻市部队、赣州舰和城连共建单位等赠送慰问品,共同谱写出新时代军民共建的鱼水深情。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动问需、靠前服务,把军转干部100%安置在公务员岗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98%安置在事业单位,实现了接收单位、安置对象及部队“三满意”。

  同时,统筹安排现役军人子女入学入园,随军家属安置,加强军供工作,有效解决部队官兵后顾之忧,让部队官兵心无旁骛,安心保家卫国。去年,全市走访慰问烈属2233户,发放慰问金128万余元,为烈属解决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困难问题189个。

  在困难帮扶援助方面,积极筹备设立赣州市爱国拥军关爱基金,募集帮扶资金80余万元,如冬日暖阳,温暖着困难退役军人的心。组织开展“情暖老兵”等系列活动,为身患重病困难退役军人及帮扶对象发放补助31万元,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优待抚恤政策精准落实,为20名红军失散人员遗孀发放生活补助58.8万元。2024年国庆前夕,市领导带队走访慰问烈士遗属、残疾军人、最美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声声问候,传递着党和政府的关怀与尊崇。

  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发生90周年之际,2024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赣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桂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开展“红色根脉·故土情深”红军后代回故乡活动,组织19名湘江战役后失散在桂林的红军后代回赣南寻根,替先辈和赣南籍红军烈士看看家乡的变化,在全社会营造了崇尚英烈、缅怀英烈的浓厚社会风尚。

  青山处处埋忠骨,红色精神代代传。在赣州,大力弘扬英烈精神,已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2024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开展“铸魂·2024年·清明祭英烈”、烈士纪念日等系列活动,联合市委宣传部、市红保中心在中央网信办网站等媒体刊发“致敬革命先烈 聆听守墓故事”,点击量超800万,引发强烈反响。清明期间,全市开展现场祭英烈活动120次,召开“追寻英烈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座谈会35次,举办英烈事迹展、宣讲会等宣传活动113场次。

  英雄,国之桢干、民族之魂。每一处英雄烈士纪念设施,都是鲜活的历史教科书和永恒的红色基因库。

  2024年,全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争取专项补助资金2821万元,推进烈士纪念设施提质改造,依法评定第二批市级烈士纪念设施9处,实现全市19处市级烈士纪念设施每年10万元维护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全市109处纪念设施,按期划定保护红线。

  引领担当,发挥军人力量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赣州拓展延伸“新长征”志愿服务队伍服务领域,组织动员全市1万余名“新长征”退役军人志愿者参与安全隐患大排查,整治消防安全隐患3000余处,为城市安全保驾护航。

  面对自然灾害,38支队伍1017名退役军人挺身而出,参与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解救群众85人,疏通道路52条,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军人的担当。开展“雷锋精神伴我行”和平安建设宣传月活动,为群众办实事576件,平安宣传502场次,服务群众人数4.8万余人,让退役军人的身影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常态化开展“最美退役军人”学习宣传活动,涂爱鹏、高寒等退役军人自觉弘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接续奋斗、砥砺奋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凡的业绩,成为全社会尊崇的对象、效仿的榜样。

  2024年,全市共组织老兵宣讲393场,受众10万余人,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更多人奋勇前行。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赣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持续推进退役军人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开展退役军人事务领域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以课题方式攻坚化解一批积案。推广建立“战友调解室”,发挥退役军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相互理解的特性,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上升为信访事项,维护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

  在赣州,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对退役军人的尊崇与关爱。红土圣地,因这份坚守与付出,闪耀着更加璀璨的尊崇之光,续写着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的壮丽篇章。(记者温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