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赣南大地这片浸染着红色基因的热土上,始终传承着扶危济困、匡扶正义、舍生忘死的精神血脉。近年来,在赣州,一个个平凡的身影,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筑起守护生命的防线,用无畏义举点亮道德星空,不断演绎着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
今年7月21日,在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上,来自赣州的刘烈明荣获“全国见义勇为英雄”称号,成为这片英雄土地上又一闪亮的坐标。这背后,是赣州市持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保障激励、弘扬社会正气,让“德者有得、勇者有荣”蔚然成风的生动实践。
危急时刻:凡人英雄挺身而出
“冲过去可能会有危险。但如果我不去,她可能就没命了,所以我必须去救她。”“再选一次我依然会冲上去。”赣州蓉江新区的刘烈明朴实的话语掷地有声,道出了无数见义勇为者的心声。
时间回拨到2021年11月1日上午10 时许,在章贡区某小区担任保安的刘烈明,被告知该小区一栋楼内发生纠纷。刘烈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眼前景象触目惊心:一名男子正持刀疯狂砍向倒在血泊中的女子。没有丝毫犹豫,刘烈明顺手抓起楼道内的桶装水瓶便冲了上去,用身体和简陋的“武器”挡在行凶者与受害者之间。他一次次抵挡着砍来的菜刀,寻找着夺刀的机会,过程中左手不幸被砍数刀。
僵持中,热心群众递来一把椅子,强忍着手部剧痛,刘烈明接过椅子继续搏斗,最终死死压制住歹徒持刀的手,成功夺刀并将其制服,挽救了女子的生命。而他的左手,却落下了十级伤残。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本能驱使下的果敢行动,刘烈明用鲜血诠释了何为“平凡英雄”。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在赣州,这样的凡人英雄还有很多。他们用行动证明,英雄气概并非遥不可及,它就蕴藏在每一个普通人的心底,在千钧一发的瞬间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2017年3月22日,广州南方医科大学石城籍学子陈龙,遇见歹徒携凶器闯入宿舍企图对同学行凶时,他挺身而出,舍命阻止,英勇牺牲,将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见义勇为的瞬间。
2023年元旦,崇义县李行茂行车途中偶遇车祸,发现一名儿童伤情严重,而救护车无法及时赶到。生死攸关时刻,李行茂当机立断,用自己的车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伤者送到了医院,为重伤儿童争取了宝贵的治疗时间,既挽救了一个鲜活的生命,也挽救了一个家庭的希望。
2024年5月7日,为防止疑似精神疾病患者赖某鹏持刀行凶,赣州市公安局章贡分局辅警韩立新、罗贤铨立即冲上前与赖某鹏展开搏斗,舍命阻止其向群众挥刀,保护了群众的人身安全。在搏斗中,韩立新被赖某鹏用匕首刺伤多处倒地,罗贤铨胸部被刺伤。
…………
没有人生而无畏,凡人英雄只是在危急时刻,本能地做出了最正义、最善良的选择。他们的大爱、勇敢与智慧,在电光火石间绽放,让平凡的生命拥有了非凡的力量。
据统计,赣州市记录在册的见义勇为人员已达240人。其中,受全国表彰6人,省级表彰8人,市级表彰13人,县级表彰213人。
他们中,年龄最小的是在读中学的青少年,最大的年过花甲,他们或是同歹徒等违法犯罪英勇斗争,或是在抢险救灾中无畏逆行,或是勇救落水群众。他们是这座城市最坚实的道德基石,是赣州精神最鲜活的注脚。
制度温情:让勇者无后顾之忧
见义勇为的英雄壮举令人动容,然而,英雄也是血肉之躯,是家庭的顶梁柱。有的英雄在义举中受伤致残,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不仅给英雄个人带来伤痛,也可能让其家庭陷入失去主要收入来源的困境。
“决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赣州市以实际行动给出了庄严承诺,构建起坚实的保障后盾。
近年来,赣州市积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政法协调、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将见义勇为工作深度融入平安赣州建设整体部署。2022年,《赣州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实施办法》的出台具有里程碑意义。该办法旨在大力弘扬社会正气,鼓励见义勇为行为,并系统化、规范化地保障见义勇为人员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了涵盖医疗救助、抚恤优待、就业帮扶、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的“一站式”服务体系。
坚实的保障离不开有力的资金支持。在市委政法委的高位推动下,赣州市成功发起“虔城勇为”基金募捐活动,广泛动员党员干部和群众奉献爱心,共筑见义勇为事业的长城。基金会成立至今,已募集社会善款超过627万元,为保障工作提供了源头活水。
温暖,更体现在日常的点滴关怀中。赣州市扎实开展常态化走访慰问和精准帮扶。每年春节前夕,坚持对市级以上表彰的见义勇为人员按每人2000元慰问金发放标准进行走访慰问。对生活困难且患有重大疾病的见义勇为人员或其家属,提供每人2万元的医疗救助帮扶。据统计,自2022年以来,全市已发放慰问金42.8万元,为12名见义勇为人员提供医疗帮扶金24万元。
这些举措,如同冬日暖阳,温暖着英雄的心田,切实提升了见义勇为人员及家属的荣誉感、获得感和安全感。通过政府主导、财政保障、社会捐赠等多渠道汇聚保障力量,赣州确保每一份善举都能得到坚实的物质支撑与温暖的精神回馈。
崇德向善:让正气在红土地生根
英雄的事迹需要被铭记,英雄的精神需要被传承。赣州不断创新机制,丰富载体,让见义勇为的正能量在全社会激荡回响。
按照“发现早、审核准、效果实”的原则,赣州建立了“见义勇为发生即发现、发现即确认、确认即表彰、表彰即奖励”机制,让见义勇为行为第一时间受到表彰、奖励、宣传,让见义勇为精神如星火燎原般迅速传播。
——榜样引领。依托新媒体广泛收集见义勇为线索,指导各地开展见义勇为认定。定期做好中央政法委、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每季度见义勇为勇士评选,瑞金居民刘涛入选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见义勇为勇士榜,刘烈明获评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道德模范。
——集中表彰。召开全市见义勇为表彰大会,集中表彰先进典型,并在人流密集场所开展事迹巡展,让英雄形象深入人心,形成崇尚、支持、敢于见义勇为的良好社会风尚。
——立体传播。宣传形式丰富多元,精心制作《赣州市见义勇为集锦》,发放到每一位见义勇为人员手中,记录荣光。注册官方账号平台,以见义勇为典型事迹为素材,定期制作“虔城勇为”系列宣传视频,让英雄故事更加立体鲜活、触手可及。在主流媒体常态化开设“赣州好人”“身边的榜样”等专栏,持续深度报道见义勇为先进事迹。
——融入治理。将见义勇为精神融入文明城市创建、平安赣州建设、社区治理等各项工作中,通过组织英模事迹巡回报告会、主题宣讲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设立“见义勇为宣传月”等形式,让市民在潜移默化中感知英雄的温度,学习英雄的品质。
“英雄不孤单,善举有回响”在赣南大地已蔚然成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今,在赣州,从挺身而出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辅警,到临危不惧扑灭火险的厨师,再到合力救助落水者的过路群众……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在他人危难之际,选择挺身而出。凡人善举层出不穷,涓滴细流汇聚成守护平安赣州、温暖赣南大地的磅礴力量。(记者钟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