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加油“赣”】
“真没想到,我们小区物业装修押金迟迟不退还的问题,一反映就得到了这么快的解决!”近日,于都县城居民刘先生感慨道。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正是我市近年来全面推进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是发扬民主、体察民情、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近五年来,赣州市信访系统站稳人民立场,主动担当作为,坚决扛起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以信访工作法治化为主线,统筹抓好责任落实、改革创新、积案化解、源头治理等工作,有力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大局的安全稳定。
在9月29日召开的全省信访工作会议上,赣州作了典型交流发言,并有6个单位获评全省信访工作先进集体,11名同志获评全省信访工作先进个人。
法治为盾:守护信访清朗生态
土地纠纷、合同争议、邻里矛盾……这些基层常见的矛盾纠纷,若不能及时有效化解,极易演变成信访积案。
南康区张某因土地被开发商侵占问题,历经法院两审判决后仍存异议,多次越级上访。面对这一难题,属地工作人员没有简单处理,而是耐心细致地释法析理,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这一案例凸显了法治在信访工作中的根本性作用。
赣州始终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摆在突出位置,深化运用“枫桥经验”江西实践“寻乌模式”,创新建立“单位联村、干部联户、法治联基”机制。通过开展“三问三帮”及“法律服务事前介入、事中参与、结果保障”等系列措施,推动信访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近五年来,全市信访总量年均下降5%,寻乌县南桥镇被评为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法治效益日益显现。
推行“五微”治理模式,是赣州推动源头治理的创新之举。通过组建“微队伍”、开展“微教育”、加强“微排查”、压实“微责任”、实行“微办理”,让矛盾纠纷在微端调处、在微时化解。目前,超过70%的来访问题在县级及以下得到有效解决,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针对“九龙治水水难治”问题,赣州各地党委政法委牵头成立由公安、检察院、法院、信访等部门组成的协调机构,定期研判新动向、会商解决疑难问题,形成依法处理违法信访的合力。同时,通过健全“法治教育常态化、帮扶救助兜底线、以案促改见长效”三项机制,推动信访秩序根本好转。
宁都县信访户黄某因家庭生活困难,其子意外受伤致死后多次越级上访。包案领导在依法处理的同时,主动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其合理诉求,争取信访救助,最终实现“事心双解”。这种情理法融合的治理方式,体现了法治温度,筑牢了长治久安的根基。
“如我在访”:为民情怀温暖人心
从“被动接访”到“主动服务”,从“程序终结”到“事心双解”,这一转变的背后,是赣州创新开展“如我在访”行动的生动探索。
“延迟交房五年,如今终于拿到不动产权证,压在心头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兴国县一品园项目业主罗某专程到县委信访局道谢时,脸上洋溢着释然的喜悦。这一信访积案的化解,缘于“如我在访”的暖风。
角色转换,体悟民心所系。赣州信访系统开展“当一天信访群众”体验活动,干部们亲身体验登记、受理等流程,从群众角度查找服务堵点难点问题22个,为优化服务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聚焦群众对高效便捷服务的期盼,赣州大力实施“信访流程优化行动”。通过加强县级“访调诉”一站式平台建设,全面推行即时交办、闭环跟办、重点领办、从严督办的“四办”工作模式,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目前,全市申诉求决类初次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达96.03%,服务效能大幅提升。
针对久拖不决的“硬骨头”问题,赣州集中力量开展“突出问题攻坚行动”。成立由市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召集人任组长的5个督导组,深入实地督导,全面压实责任。截至目前,上级移交件办结率达到100%,群众好评率显著提升。
通过“如我在访”行动,赣州信访干部更加贴近群众,基层和行业部门主动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增强。“四应四不”问题有效减少,赴市以上集体访下降49.47%,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改革创新:激活法治信访“动力源”
如果说法治是信访工作的根基,温情是信访工作的底色,那么改革创新则是推动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赣州深化数字信访改革,大力推行“指尖信访”。群众通过赣州信访微信公众号、APP小程序以及政府门户网站即可快速反映诉求,线下同步推进问题化解。信访大数据分析平台的建成,实现了信访态势实时监测,智能机器人回访服务更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为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赣州将目光投向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深圳,深入推进“对标深圳规则规制改革”。居住在深圳的赣州市民张某,反映其父亲遗留房屋产权问题,正是通过新设立的矛盾纠纷调解深圳联络处,实现异地联调,化解了这起跨越千里的矛盾纠纷。
针对信访与其他法定途径边界不清的痼疾,赣州印发专项实施方案,联合17个行业部门制定《依法分类适用清单》和工作导引图,为依法分类提供明确指引。今年以来,全市导入其他法定程序的申诉求决类信访事项达6595件次,占比68.37%,法治渠道更加畅通。
针对疑难复杂信访事项,赣州借鉴深圳成熟经验,出台《赣州市信访听证实施细则(试行)》,形成“1+N”制度体系。通过规范化质询辩论、评议合议等程序,查明事实、分清责任,推动一批久拖不决、涉及多部门的信访积案得到化解。今年以来,全市有14个县(市、区)高质量举办共计24场信访听证会,化解疑难复杂信访案件26件。
从依法治理维护信访秩序,到“如我在访”传递为民温情,再到对标一流创新体制机制,赣州市以法治化为贯穿始终的主线,交出了一份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亮眼答卷。法治与温情双轨并行,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散发出夺目的光彩。(记者钟清兰 通讯员王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