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现代农业 >>正文

龙南县以“农超对接”为载体创建城乡互助型现代农业——关于“农超对接”一体化模式的实践和思考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8日 15:08:16

“农超对接”模式是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发展史上的最新变革,自2008年启动以来迅猛发展,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农超对接”有利于减少农产品中间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和推动农业现代化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农超对接”是搞活农产品流通、扩大农产品消费、保障城乡居民食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推进和谐秀美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更好地实施“农超对接”,探索一体化经营模式,龙南县以县委农工部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主要对象是龙南县宏昌商贸公司。宏昌公司初创于1990年代,从龙南县城一间普通的家族小店起步,现发展为一家以连锁超市、商品批发、物流配送为主业,兼营食品加工,种植养殖的现代民营企业,是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新网工程”的获奖单位,国家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承办企业,以及江西“农超对接”试点单位。目前在县城及乡镇拥有大型综合超市3家,23家社区、乡镇直营店,员工1300多人。同时,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已有80多家乡村加盟店。宏昌公司主要采用“超市+基地+农户”、“超市+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进行“农超对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基地,辐射带动农户脱贫致富。按照宏昌公司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在今后五年,宏昌将在巩固发展以连锁超市、物流配送为主业的基础上,向现代商贸的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发展,打造现代化的农工商产业链,形成现代化的、生态环保、循环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
二、对接模式
   “农超对接”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流通主体间的合作关系。而合作关系一般可分为一体化关系和市场化关系。
(一)一体化对接模式(宏昌采取的主要模式)
一体化模式就是以有较大规模和实力的超市为龙头, 通过其拥有的先进管理技术或发达的物流配送体系, 整合农产品供应链资源,实现产供销一体化。一体化模式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和流通成本,缩短流通时间, 减少鲜活农产品损耗, 有利于保证农产品质量,促进工商协作, 推动基地建设。
1、前向一体化对接。这种对接模式是超市向销售环节延伸实现的。现实中, 由超市主导的前向一体化一般都采取连锁加盟经营、统一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 通过组建鲜活农产品配送中心,及时便捷地向各个小型连锁加盟超市配送产品。如宏昌公司积极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与“新网工程”,开拓农村市场, 发展农村超市,在乡镇已有88家加盟店,已形成以县城城区为中心、以大型综合超市为龙头、乡镇为骨干、村组为基础的四级连锁网络体系。公司通过建立宏昌配送中心, 采取发展农村加盟店、 打造农副产品展销平台等措施, 提高了农户收入,实现了农产品的城乡双向流通。
2、后向一体化对接。这种对接模式是通过超市向生产环节延伸实现的。如超市在农村通过租赁土地建立生产基地,超市出资支持农民组建合作社等。现实中的“超市+基地+农户”和“超市+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都是后向一体化对接的主要方式。如宏昌公司目前建立的三大标准化生产基地(位于临塘乡“三八”水库库区的生猪标准化示范场、位于桃江乡水西坝村的千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位于关西镇的宏昌生态蛋鸡生产基地)都是后向一体化对接的典型案例。按照宏昌公司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五年发展规划,宏昌蔬菜基地与蛋鸡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后,将与现有的万头养猪场组成一条完整的生产链。猪的排泄物除了可以进行沼气发电之外,还可以为蔬菜基地提供源源不断的有机肥料,促进蔬菜生长。蔬菜基地的尾菜则可提供给土鸡、生猪作为辅助饲料。鸡粪也可以提供给蔬菜作基肥。由此循环利用、高效运转。同时,再以宏昌超市为平台,形成生鲜食品从田头到柜台,再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宏昌公司不但能全程掌控产品质量,向广大消费者提供绿色、环保、健康的农副食品,同时还能通过示范带动,帮助困难农户(留守老人)脱贫致富,从而也创新了“农超对接”模式,加快推进创建城乡互助性现代农业。
(二)市场化对接模式
市场化模式是在超市与合作社相互独立的前提下, 通过公开市场契约实现农超对接。实践中主要包括两种模式:
1、紧密型对接。由超市确定种植面积、品种、标准, 按协议价格收购, 即通过签订固定价格契约实现超市与合作社对接。之所以采取固定价格方式,主要是因为价格的确定易受到谈判双方信息掌握程度、组织水平、谈判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而大型超市一般在上述方面占有优势地位,合作社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如宏昌的千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在统筹规划、管理的基础上,将平整后的土地,分块承包给合作社社员(农户),由公司与农户签订种植收购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责权利,并由宏昌公司负责提供种植品种、数量计划、质量要求、保底价格等,确保农户增产增收。同时,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定期上门指导、服务。采取免费提供蔬菜种子、“一对一”帮助等措施,使他们掌握较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2、半紧密型对接。即确定某一区域标准种养,不确定收购价格。虽然不确定具体的交易价格,但必须确定一个交易双方都认可的价格参考标准,以便未来进行市场交易。如宏昌生态蛋鸡生产基地在蛋鸡统一饲养,大面积山地放养的同时,还将通过调查访问,确定困难农户帮扶对象。根据农户的庭院面积,将一定数量的半成年蛋鸡发放给农户散养,并给予技术指导服务。蛋、鸡再由宏昌公司随行就市统一回收。
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农超对接”作为一种超市和农民合作的新型模式,作为农产品供应链的最新变革模式,在获得众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难。
一是对接面不够广泛。目前,全县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01家,但具备了与超市对接条件并与超市实施对接的合作社少之又少。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实施主体差异较大所致。“农超对接”的实施涉及超市与合作社两个主体。超市靠规模采购,分散销售来获取利益,而合作社目前仍是以分散生产的小农经济为主。
  二是农民的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意识问题。超市经营农产品的要求是质量均一和长期稳定供货。虽然现在农民的生产技术同昔日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超市的标准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使得产品中达到超市合格标准的产品比率不高。当超市要求他们按照标准对产品分等级的时候,往往做得不彻底,唯恐剔除次品会影响自己收入。导致验货时达不到超市的要求和标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是银行结算与现金支付问题。超市一般采用银行结算支付方式,即使对超市来说是很短的帐期,往往难以被农民接受,农民习惯现金交易。缺乏周转资金也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农超对接”的一大障碍。
四是产品标准体系不完善。“农超对接”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建立产品溯源系统,保障农产品安全。但由于农产品种类繁多、生产分散、技术落后等原因,目前还未能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农产品标准体系。
四、对策和建议
(一)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夯实对接基础
1、大力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依托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培育发展为重点,加强组织指导,引导农民规范化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业协会,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形成一批利益紧密联结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壮大一批、改造一批、兴办一批、引进一批的要求,大力引进发展一批大型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充分发挥种养带头人的作用,扶持壮大一批种养大户,为产销对接提供主体保障。
2、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各乡镇要精选优选农业生产主导产业,科学制定产业布局规划,重点推广“超市+基地+农户”“超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充分发挥脐橙、蔬菜、畜禽、水产等产业优势,调整品种结构,依法有序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建设一批区域性、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大规模开展产销对接提供产品保障。
3、大力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加快推进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培育一批省级和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推进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编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验方法标准、投入品技术标准和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在推行农业标准化中的主力军作用,鼓励农业生产组织自主创新编制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和规程,为提高产销对接的质量和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4、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实施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鼓励特色农产品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鼓励大型品牌超市企业到农村自建、联建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按标准贴牌生产。加大品牌农产品宣传推介力度,全面提升农产品的品牌形象。通过产销对接,利用大型超市的网络资源,把品牌农产品推向市场。
(二)优化流通供应链体系,提高对接质量和效率
1、加大鲜活农产品现代流通设施投入。重点加强鲜活农产品冷链系统建设,加大恒温、速冻、冷库、冷藏等设施设备投入,对部分鲜活农产品试行强制性冷链流通,降低鲜活农产品损耗,保障鲜活农产品质量。大力扶持宏昌等大型超市建立鲜活农产品加工储藏中心,建设冷链系统。并在仓储中心配置农药残留检测室,配备检测设备,严格把控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关。
2、提高鲜活农产品加工配送能力。支持大型连锁超市企业通过新建鲜活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在现有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中增加鲜活农产品配送功能、发展第三方农产品物流配送等多种方式,建立与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及零售规模相适应的物流配送体系。
3、增加鲜活农产品销售。围绕带动农产品生产,适当调整连锁超市商品布局,增加鲜活农产品销售种类,扩大鲜活农产品经营面积,努力提高鲜活农产品销售比重。通过扩大鲜活农产品经营规模,提高连锁超市企业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三)探索多元化对接模式,创造性开展农超对接
1、大力推进“超市+专业合作联合会”模式。这种模式是“超市+专业合作社”模式的改进。因为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多处于规模小、管理水平低、资金和技术有限的初期阶段,因此, 在单个合作社规模有限的情况下,要想真正进入“农超对接”的良性循环,需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的牵头带动和规范运作,然后遴选出示范性专业合作社与超市进行对接。同时,鼓励专业合作社在超市承包农产品柜台直营。而且由于是以合作社的名义在超市销售农产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税收可以享受直接抵扣优惠,这就大大加快了合作社与农民的资金结算速度。
2、大力推进农餐对接。鼓励大中型餐饮企业积极参与产销直接对接,采取契约合作方式,建立稳定的原辅材料基地,控制食品安全源头,降低市民消费成本,满足消费需求。
3、积极推进农厂对接。各类以农产品为原辅材料的食品加工企业,要大力推广产、加、销一体化模式,延伸产业链条,采取自建或与农业生产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直接订单采购等方式,参加直接对接,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原辅材料生产基地。
(龙南县委农工部陈志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