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村环境整治 >>正文

一路风行 丰碑昂立——赣县5年新农村建设扫描

文章来源:赣南日报   发布者:市农业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16日 16:45:10

一路风行 丰碑昂立
——赣县5年新农村建设扫描
记者谢满生 曾艳  实习生陈翠萍

  盛夏,行走赣县乡村,处处硕果满枝的情形,足以让人降低对烈日的感知。5年新农村建设,路通了、房子漂亮了、产业发展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变了、农民的心境不一样了……变化,总是如此地令人兴奋。

    5年来,赣县新农村建设工作从当初的积极响应、狠抓切入,到后来的规范运行、彰显特色,再到目前的区域推进、统筹城乡、纵深发展5年来,赣县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整体推进五新一好,农村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也因此被列为全国公共服务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试点县、国家构建保障科学发展土地管理新机制试点县和全省村镇联动整治试点县。

  村庄整治纵深推进 启动三级共建点699

    2004年至2009年,全县按照三清六改四普及一绿二拆一分离要求扎实推进村庄整治,启动整治省市县三级共建点603个,县乡自建点累计达364个。今年,该县启动96个三级共建点、21个县乡自建点的村庄整治。几年来,该县拆除空心房300余万平方米,道路硬化近3000公里,近5万农户直接受惠。

  圩镇整治有序推进 过半圩镇已经整治到位

    2007年,赣县启动了18个乡镇(城关镇除外)的圩镇整治,重点开展圩镇环境卫生、违章搭建、占道经营、集贸市场、临街建筑等五项整治,完成了18个圩镇的总体规划修编,8个建制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成立了规划建设管理所、城管队、环卫所等圩镇管理机制。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5988.5万元,新增圩镇建成区面积8.412平方公里,改农进镇3.4万人,改建和新建各类道路19.4万平方米,新增园林绿化面积5.9万平方米,防止了灯下黑,极大地改善了乡镇圩镇居民生活条件。该县量力而行,按照每年整治2个到3个圩镇的进度,有序推进圩镇整治,目前10个圩镇已整治到位。

  农业产业发展迅速 五大优势产业成主导

    5年来,赣县脐橙种植面积从5180亩发展到3.5万亩,甜叶菊从500亩到1.3万亩,花卉苗木(特种经济林)1360亩到突破4万亩……目前,该县已形成了柑橘、甜叶菊、烟叶、油茶、光皮树五大农业优势主导产业,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畜牧水产等区域特色产业。

    农村产业的发展,使农民组织化程度得到明显加强。现在,全县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8个(其中:工商部门登记的有49家、民政部门登记的有9家),会员1726人,参与农户0.82万户。

  农村垃圾无害化 户集村收乡镇转运集中处理

    赣县探索创新建立了农村垃圾户集、村收、乡镇转运、集中处理的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常态化处理的模式,对全县699个新农村建设点和262个公路沿线村庄开展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全县共建有垃圾收集池(筒)1874个、中转站312个、垃圾填埋场12座,有垃圾清运车114台。

  农民服务中心 打造一流的政务超市

    赣县将现有19个乡镇有关站所及各类服务中心的人员、场所等资源加以整合,实行开放式集中办公,统一管理,名称统一为乡(镇)农民服务中心,作为乡镇统一为农民服务的工作平台和办事机构,打造一流的政务超市

工业理念的农业示范
——赣县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探析
邱日来  记者谢满生  曾艳

  今年,丁斌特别忙,忙得没有节假日,没有多少空余的时间照顾家里。他的身份是赣县清溪现代农业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作为实现新农村建设主导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新路径,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已经调动了赣县所有涉农关口人员的神经。

    根据科学论证规划,赣县坚持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搭框架、三年现雏形、四年显成效、五年出成果、十年成体系的工作要求,规划建设了中国·赣县清溪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国·赣县大湖江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国·赣县桃江现代农业示范区,每个区域都坚持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标准来建设——在新农村建设开展5年多后,一幅升级版的新农村建设图景正在赣县绘制。

  解剖清溪:总规划面积34.84万亩,人口22.6万人,建成后将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集生产加工、低碳示范、科研培训、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区,这是——一个现代农业示范样板

    对于丁斌们来说,清溪承载了他们一个梦想——一个宏大的有关现代农业示范样板的梦想。
    记者在示范区柑橘园看到,种植了大片大片脐橙的山头连绵起伏,已经很具规模了。中国·赣县清溪现代农业示范区总规划面积34.84万亩,其中核心区规划面积11.8万亩,人口22.6万人,主要规划以瓜果、花卉苗木、油茶和甜叶菊为主的农业产业集群。重点建设柑橘园、百果园、百花园、油茶园、甜叶菊基地和设施农业示范带等基地。

    根据先天条件的不同,赣县在规划区范围内按总体规划区别对待。对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大村庄古村落,按新农村建设高标准打造集客家文化、产业文化和休闲文化于一体的农家乐特色新村;对基础设施薄弱,生活环境较差的边远小村庄和空心村,则通过政策引导,动员整体搬迁,到城镇购房置业或按规划到中心村建新房扩新村。规划实施后,可打造多条以客家文化和产业文化为主要元素的乡村生态休闲旅游专线。

  解构赣县:清溪只是一个先行者。根据总体规划布局,该县16个乡镇全部纳入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规划范围,从而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这是——以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

  其实,对于赣县,清溪只是一个先行者。按照规划设计,中国·赣县大湖江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国·赣县桃江现代农业示范区将随后跟进,三个示范区几乎覆盖赣县全域。

    赣县的做法源于一个共识——坚持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该县通过农业高新技术组装集成和示范推广,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创新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具有现代物质装备、现代科技支撑、现代管理水平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农业示范样板,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从而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

    根据总体规划布局,该县把16个乡镇全部纳入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规划范围。按照一次规划、分区实施,统筹安排、分年实施,滚动发展、分项实施的办法,逐区、逐年、逐项实施。第区(东河片区)规划建设中国·赣县清溪现代农业示范区,第区(北山片区)规划建设中国·赣县大湖江现代农业示范区,第区(南山片区)规划建设中国·赣县桃江现代农业示范区

  解析产业:赣县根据自身农业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传统产业优势,确定了柑橘、甜叶菊、烟叶、光皮树、油茶五大农业优势主导产业,为实现主导产业规模化发展,该县着力——构建现代农业扶持机制。

  产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建设新农村,构建现代农业扶持机制、实现新农村建设主导产业规模化发展才是根本所在。

  赣县根据自身农业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传统产业优势,确定了柑橘、甜叶菊、烟叶、光皮树、油茶五大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并进一步完善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机制。

  为了顺利推进示范区建设,赣县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政府按总体规划负责修建主干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按标准修筑山塘、水库,政府将按其工程总投资的30%给予补助;按标准建立需带状整地的果业、花卉苗木基地,每亩给予600元的补助;按标准新建油茶基地,每亩给予200元的补助等。专门成立了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包括相关乡镇和农粮局、林业局、果业局、水利局等相关单位部门,管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示范区的规划、建设、管理等具体工作。

    同时,赣县强调并坚守几个原则: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传统习惯和产业现状,科学布局产业规划,不搞一刀切;科技引领,适度超前;整体规划,分区实施,做到与发展低碳农业相结合,与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与建设新农村相结合,与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相结合,与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相结合。

旧貌展新颜
——赣县圩镇整治纪实
记者谢满生 曾艳  实习生郭媛

  吃过晚饭,江口圩镇的住家张大爷和往常一样,与老伴来到休闲小广场散步,用张大爷的话来说就是:生活在这里和县城没什么不一样嘛。的确,宽阔的马路、高标准的绿化带、休闲小广场、市民俱乐部,通过圩镇整治,如今的江口圩镇犹如一个微型小县城,规划更加科学、功能日臻完善、环境愈发优美。

    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赣县把圩镇纳入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来抓,通过开展圩镇整治,完善发挥圩镇对农村的集聚、辐射和带动功能,推进了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互促、有机结合。2007年以来,赣县已完成沙地、储潭、茅店等10个重点圩镇的环境整治任务。赣县东辅城客家风情名镇、赣州市区的后花园等一道道各具特色、定位各异的圩镇新景改善了人居环境、丰富了圩镇内涵。

  长远规划  圩镇新景美如画

  驱车行驶在吉埠镇吉祥大道新修的柏油马路上格外平稳,透过车窗,一幅集现代元素及客家风情于一体的圩镇新景图尽收眼底。谈到今日的圩镇,住在圩上吉祥大道的刘福来说:街道有了园林绿化、休闲广场、高杆路灯、统一开挖的排水沟,生活环境好了,心情也比以前好了!

    吉埠境内99%以上都是客家人,因此,在圩镇建设中,吉埠镇按照客家建筑的风格和色调,统一客家风格设计、统一立面色彩、统一墙面划线等,打造客家风情名镇。就圩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赣县先后聘请江西省城规院、湖南科技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单位对乡镇总体规划进行了新一轮修编及评审。另外还出资给八个建制镇聘请设计单位,进行控规编制并邀请专家评审。

  全民动员 圩镇管理人性化 

    走进赣县沙地圩镇,犹如行走在都市园林小区。昔日的垃圾乱堆现象消失了,臭水沟看不到了,店铺前杂乱的搭建物也没有了,圩镇面貌焕然一新。整治后的圩镇,路面宽了、卫生状况好了、整个环境美多了,住在这里舒心多了!我们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整治带来的好处,能不支持吗?” 沙地圩上的住家陈由金说道。

    沙地仅仅是赣县圩镇整治中的一个剪影。圩镇整治的成果惠及民众,如何调动居民的积极性,主动参与是关键。江口镇在圩镇整治月中,向广大居民发出《健康你我他,建设美好家园靠大家》倡议书3000多份,号召居民主动参与圩镇整治;储潭乡通过评选精神文明一条街文明经商户等活动,激励居民参与圩镇环境整改;茅店、吉埠分别号召单位、工商户和圩镇居民开展卫生大评比活动,对各街道、单位进行评分,对排名后三名的由镇政府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

  建章立制 整治成果长效化

    在茅店镇的街口,几辆垃圾清运车排列有序,环卫工人们正把一包包垃圾搬运到车上。傍晚时分,镇上的居民自觉地将自家的生活垃圾放到垃圾清运车上。在圩镇整治的大环境下,圩镇居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圩镇面貌也大为改观。如今,该镇拥有11名队员的城管队和有7名工人的环卫所,还有3辆垃圾清运车。

  在乡村垃圾处理上,赣县实行户集、村收、乡镇处理的模式。目前,赣县已整治的469个新农村建设点、276个村、18个圩镇(县城所在的梅林镇除外),共建有垃圾收集池(筒)1874个、中转站312个、垃圾填埋场9座,有垃圾清运车114台。

    为巩固整治成效,该县出台了《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细则》等文件,逐步建立圩镇建设管理长效机制。各乡镇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和出台圩镇建设管理和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及办法,实行卫生三包责任制。与此同时,各乡镇均成立了小城镇建设管理办公室、城管队、环卫队等机构,以人员抽调或招聘的形式组建了圩镇管理队伍。

江口镇旱塘新村:整村推进气象新

    旱塘,因晴三天干旱,雨三天成塘而得名。

    然而,现在走进集全省生态新村、南方土地综合治理示范区于一身的旱塘村,只见依山傍水,绿树环绕,可谓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一派迷人的田园风光。8个建设点首尾相连形成一个数公里的大循环,农产品种植基地、香樟园、义竹苑、感恩亭等园林化特色明显,让人恍若置身于旅游景点,流连忘返……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已令其气象一新。

    旱塘结合逾四成耕地是易涝低产地的实际,规划发展了水面养殖120亩,甜叶菊200亩,达到治水、清淤、洁净和造地目的;加大荒山荒坡治理力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规划加工橙、油茶基地4000亩;树立惜地如金的理念,引导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发展小菜园、小果园、小苗圃等100余个;修通堵塞多年的水沟,解决了近500亩稻田的灌溉问题;依托加工橙、倒菜等产业基地,组建了旱塘新农民股份制农场。

江口镇樟木新村:深山移民天地宽

  樟木新村是江口镇2008年新农村建设与深山移民、产业扶贫和圩镇整治相结合的整村推进建设点,主要由地处深山区不通路、不通电、不通电话的原樟木村整村搬迁新建而成。

    “小康楼、水泥路、做好蜡芯,生活不用愁是樟木新村的真实写照。作为一个移民新村,樟木新村紧紧依托其传统蜡芯产业,组建蜡芯产业协会,成立协会党支部,着力培育蜡芯专业市场,做大蜡芯产业,该村共有218户居民,其中蜡芯加工户151户。同时,该村实行由协会牵头对因整体搬迁而闲置出来的耕地、山地和宅基地实行集中流转,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农民收入。

    在管理服务上,该村实行村落管理社区化,经整合成立了社区活动中心,完善了社区服务功能。不仅如此,该村还通过开展八进农家(道德进农家、法制进农家、网络进农家、十大体系进农家、科教进农家、文体进农家、计划生育进农家、保障进农家)倡导健康向上、文明诚信的新思想新理念。

茅店镇坝高新村:实现居住社区化

    坝高新村位于茅店填西坑,距圩镇约2公里,全村共有1846人。现有耕地1215亩,山地15300亩,以甜叶菊、光皮树以及加工橙为主导产业。现有甜叶菊种植面积615亩,光皮树面积100亩,加工橙规划面积近3280亩,已落实1280亩。

  在新农村建设中,该村遵循规划先行,实现居住社区化。一方面按照村庄市政建设规划,规划建新房,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注重新房型的推广使用,鼓励农户参照新户型设计图建房。不仅如此,该村还积极整合现代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农民知识化网以及学生远程教育网资源,定期对村民进行农技知识、政治理论等培训,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和致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