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正文

大余:“科研型”农民弄潮优势产业

文章来源:赣南日报   发布者:市农业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13日 11:38:15

    大余县庾岭金边瑞香富贵籽良种繁殖场场长吴克智最近喜事连连,经他驯化培育的迷你型富贵籽、荣华果荣获第四届中国盆栽花卉交易会“最佳新品种奖”。尤其是他采用富贵籽老树压短增改造等技术培育的多杆式迷你型富贵籽,因其小巧玲珑、新颖别致、红果期超过一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去年年底以来,上市量已突破4万盆,每盆单价是普通富贵籽的4倍以上。花农们都说,有这么好的收益,“科研型”花农起了大作用。
    像吴克智这样,大余县越来越多的农民热衷于从学科技向自发搞科研转变。他们纷纷自办家庭研究所、村级科研组,把实验室建在自家的庭院、田头,研究新品种、新技术,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在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当中建功立业。据统计,全县农民自己搞科研的有121户,研究领域集中在花卉、甜玉米、白鸭、脐橙、生猪、薄皮西瓜等优势产业。
    为增强农民的科研实力,该县通过实施农民标准化培训工程,建立健全科技领导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在县、乡、村层层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另一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在资金和技术上予以支持,创立农业科技研发示范基地,鼓励农民采取股份式、个体式、协会式等多种形式自办科研机构,增强农民的“造血”能力。今年以来,该县共有81项农民开发的研究成果得到推广应用,创建农民科研创业基地6.05万亩,累计帮助上万名农民致富。南安镇板鸭专业户张达财引进国外樱桃谷鸭为父本,以本地大余麻鸭为母本,进行杂交培育出一元杂交鸭,再与吉安红毛鸭杂交,经过5年时间,终于培育出生产速度快、瘦肉率高、成体外观漂亮的“改良红毛鸭”,50天至60天即可出笼,为加快  以南安板鸭为主的板鸭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内良乡竹农研究的毛竹竹腔施肥丰产技术,则有效带动周边5000户农民投入竹林改造的高潮中。
    “土专家”、“田秀才”依靠自己掌握的科技知识,吃上科技饭。池江镇团结村农民刘达伟是远近闻名的花生种植大户,他在劳作之余刻苦研究小型花生脱粒机制造技术,生产的小型花生脱粒机不但提高了自家的花生种植效率,还远销湖南、广东等10多个省市,仅此一项年销售收入就达5万元。(陈尚平、特约记者彭承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