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正文

于都:丝瓜整出小康路稻草堆起金银山

文章来源:赣南日报   发布者:市农业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15日 15:12:24

    丝瓜也“整容”、稻草堆起“金银山”、农民变身“农场主”……在于都农村,流传出一个又一个种田人“折腾”出来的故事。目前,现代农业在于都风生水起,而规模化的经营则推波助澜。这是初秋时节记者走进于都的田野采访了解到的情况。

    丝瓜“整容”整出“小康路”

    为丝瓜“整容”,然后制成鞋垫、坐垫等产品,记者还是头一次听说。但采访中发现,于都县岭背镇金溪村的村民们却已成了“整容”的行家里手,他们制作好模具,让丝瓜定型生长,成熟后用于制造枕头、文胸和太阳帽等产品,找到了一条发家致富的新路子。

    村民们告诉记者,去年,该村建立了面积368亩的长排定型丝瓜络培育基地,通过发展定型丝瓜络产业,实现年产值208万元,人均年增收2000余元。

    在金溪村,村民们都舍不得把丝瓜当菜吃了,村民孙石明乐呵呵地对记者说:“丝瓜卖出了‘天价’,我们都吃不起了!”目前,该产业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销方式,辐射带动周边乡镇321户农户就业。丰厚的收益吸引了大量农民争相效仿,积极投入到发展现代农业的潮流中,涌现出脐橙、奶牛、茶叶等103个产业特色村,特色村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超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0%,领先步入小康生活。

    稻草堆垛堆起“金银山”

    于都县是个农业大县,耕地面积41.56万亩,农业人口有80万人。每年早稻、晚稻收割后,都会余下大量的稻草,因为量多用途少,肥性不足,村民们常常把这些稻草堆成“草包”就地焚烧。

    但就是这些“草包”受到了农民的青睐。

    记者在金溪村看到,村民肖惠宏在村里办了一个食用菌基地,他把以前农民“嫌弃”的稻草收购过来,经过浸泡、沥水、建堆、发酵、播种等工序,稻草堆里产出了金针菇、凤尾菇、香菇等食用菌。在现场,村民们正源源不断地把一车车稻草运到食用菌基地来。村民曾翔林高兴地说:“每100公斤稻草30元的价格呢!每年卖稻草就能挣到1000多元。”在为村民创收的同时,肖惠宏则告诉记者,他每月收入可达万元,并解决了63名农民就地就业。

    农民变身变成“农场主”

    于都县每年外出务工农民超过22万人,是个典型的劳务输出大县。青壮年劳力的外出,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荒地。去年4月,返乡农民张建在岭背镇金田村承包了100余亩土地,投资10余万元,建起了一个果蔬生产基地,从事甜叶菊、青刀豆、广西香芋和生猪等种养业,当年亩均收益8000余元。

    张建从农民转身成了“农场主”,其他群众感到分外“眼红”。随后,该县其他乡镇的荒地很快被80余名农民承包开发。

    在梓山镇,李金名告诉记者,他们4名农民组建了明成合作社,投资近30万元,购置了种田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具,承包了村里200余亩耕地,干起了水稻机械耕种,人均年净收入3万余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于都县像张建这样的“农场主”遍地开花,既较好地解决了农村耕地摞荒的问题,又为农民致富带出了好头。(张东杨、特约记者康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