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正文

南康市“三个着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9日 16:12:31

一是着力培育富民产业,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以“减少农民、富裕农民”为目标,积极鼓励和引导各乡(镇、街道)大力发展家具、服装、矿产品等非农产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截止目前,南康的家具企业数量突破6000家,家具从业人员达20多万人,全市家具专业市场已达到了75万平方米,2011年,全市家具产业产值达80.8亿元;服装产业有企业550多家,产值达到12.8亿元,是江西省重要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矿产业2011年实现产值61.6亿元,增长46.5%,纳税超500万元的矿产品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达11家,是江西省重要的矿产品加工集散地之一;食品产业以生产卷烟和花生巴、南瓜及甜柚系列产品、板鸭等客家风味食品为主,产品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大奖,有多个省著名商标;化工及电子产业在大澳涂料、华亿化工、立生化工、罗边玻纤、华龙电子、格棱电子等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下迅速崛起壮大。
二是着力推进城镇建设,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加快小城镇建设是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稳定转移,实现城乡一体化,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加快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和适度超前的原则,狠抓了小城镇发展规划,尤其是狠抓了唐江、龙岭、横市三个中心镇总体规划,搞好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辐射带动功能,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各具特色的小城镇群体。建立多元化的小城投入机制。采取以政府投资为导向,运用资金奖励、政策引导等手段,吸引民间资金进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调动各方面投入小城镇建设的积极性,以此放大政府资金投入的乘数效应。加快培育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引导广大农民树立市场意识、质量意识和商品经济意识,鼓励农民和个体工商业户到小城镇务工、经商、办企业,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深化小城镇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小城镇土地管理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积极探索适合小城镇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转移。
   三是着力开发乡镇园区,打造农民创业平台。新型乡镇产业园区是南康农村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根据南康实际,把推进乡镇产业园区发展作调结构、保增长、促增收的重中之重来抓。立足区位实际和产业发展重点,坚持高起、高标准,科学合理规划园区建设,明确功能定位,优化产业布局。重点打造“一区六园”发展平台,“一区”就是把南康建设成为产业聚集区;“六园”,即30平方公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园、8000亩综合产业园、8000亩家具产业园、1万亩节能照明产业园区、1万亩循环经济产业园、3000亩轻纺化工产业园。高度重视园区开发建设,在积极稳妥做好土地征用补偿工作的同时,千方百计加快推进园区水、电、路、汽、通信、网络、有线电视和土地平整“七能一平”工作,不断完善配套功能设施建设,服务园区企业发展。以引进大项目为着力点,大力推进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建立健全了招商引资洽谈项目推进目标责任制,坚持高位推进。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为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总调度,全市成立了29支招商小分队,对每个项目实行“一名市领导、一个单位、一家银行”的“三个一”帮扶制度。2011年,南康产业招商成果丰硕。抱团引进节能照明企业67家,意向投资25亿元,中一合金、福建宝利特、恩科电子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成功落户。全市实际利用外资8083万元美元,增长13.1%;实际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内资20亿元,增长48.3%,其中亿元项目3个。乡镇产业园区的蓬勃发展,为农民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目前全市在园区就业农民达20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