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先争优 >>正文

河北经贸大学:以暑期社会实践为载体,积极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发布者:市委教育工委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6日 16:45:19

2012年暑期,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将服务“三农”、壮大县域经济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充分发挥高校的知识、人才优势,积极开展“体验省情、服务群众”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直接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此举加强了学校与地方的良性互动,实现了高校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为壮大县域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

立足县域需求,践行办学理念。随着河北省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县域对科技、教育、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而社会实践有效搭建了高校与县域直接对话的“绿色通道”,较好满足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需求。该院积极践行“经世济民做栋梁、海阔天空展雄才”的办学理念,努力形成以“项目化管理”为核心的社会实践运行机制,针对县域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各种问题,设计出以政策宣讲、科技支农、义务支教、法律援助、金融咨询、环境保护、民生调研、创业就业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项目,供大学生自由选择,积极引导他们在暑假返乡期间,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围绕县域发展,开展民生调研。该院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中心任务和县域经济发展、百姓生产生活的现实需求,连续5年组织开展了“‘百县、千乡、万人’经济社会文化调研活动”,该调研以河北省172个县(市、区)为调查范围,以工人、农民、教师、学生、职员等各界群众为调查对象,调研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环保等县域发展的各个领域。在调研中,该院一万四千余名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城镇社区,走村串巷,通过撰写学术论文、调查报告、实证分析等方式,了解各级政府在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采取的重大举措,了解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

发挥专业优势,投身三农一线。该院发挥在财经、法律、管理、教育、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优势,针对“三农”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开展科技扶贫、文化教育、法律援助、金融解惑等多领域、多层次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大学生为农民传授新理念、新知识,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一是开展义务支教。通过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建立“爱心教室”、捐款捐物等形式,围绕学习生活、感恩教育、安全教育等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支教活动;二是巧开支农菜单。根据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人民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有针对地进行志愿服务。在成安县大郭庄村,2011级会计学专业学生牛建华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协助村集体整理帐目,开展农村金融状况调查,并就农村会计工作中的疑难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三是关注返乡农民工。通过专题会、交流会、个别访谈等方式,调查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出路等问题。

当好文化使者,繁荣县域文化。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志愿者努力当好校县两地文化交流的使者,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一是开展“红歌大家唱”主题活动。暑假期间,院团委大学生艺术团在承德市滦平县西沟村和石家庄市平山县元坊村进行慰问演出,体验县域经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变化,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二是送理论下乡。组织科学发展观宣讲团、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宣讲团、科普宣讲团深入城镇乡村,通过图片展、宣传板报、面对面宣讲、发放宣传单页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宣讲活动,传播先进文化;三是将大学生党课培训放到基层,邀请老党员和大学生村官给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四是为当地建立党员活动室,创建党员学习园地,协助当地基层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依托县域基地,实现资源共享。该院将人才培养与服务县域紧密结合,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构建“基地化社会实践平台”,在平山县、滦平县、正定县、辛集市、涿州市等县市共建了30余个社会实践基地、实习实训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助学支教基地,极大拓展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服务县域发展的空间。在平山县孟家庄乡元坊村,学院连续7年选派优秀志愿者,通过开办夜校、举办金融知识培训、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等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在承德市滦平县,志愿者深入工厂企业,充分利用专业知识,积极为企业建言献策,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在推动产学研结合、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王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