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与交流 >>正文

新疆阜康:创新四大机制“闯”出职业教育发展新天地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5日 08:59:39

  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阜康市以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教育教学基地,以“订单式”培养为切入点,稳步推行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形成了“校企共建就业市场”新机制,培养了大批技能型人才,走出了一条“理论够用,技能过硬,品行良好,就业率高”的教育教学改革之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创新“订单”合作机制,校企联姻促发展。围绕市场用工需求,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采取学校与企业融合的形式,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及实习计划,共同承担教学及实习任务,针对重化工业园区抓好生产型技能人才的培训,针对旅游业抓好服务型技能人才培训,针对天山天池抓好手工艺品制作人才培训,当地的职业学校已与86家企业签订了教学、实习协议,聘请了12名工人技师当教员,采取1年理论学习、1年技能实训、1年进厂实习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全面培训,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几年都在97%以上。城关镇维民村村民王雪峰的女儿王佳在该校旅游专业毕业后,进入南方航空公司工作,因工作业绩突出,被公司选派到韩国留学。

  创新“学用”结合机制,工学交替促发展。一是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对学生技能进行训练。安排畜牧专业的学生,根据畜禽防疫特点,分阶段到周边乡镇与乡镇兽医站专业技术人员一同进行畜禽防疫;对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的学生采取“季节性授课”,农忙时到田间地头学习实践,农闲时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安排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根据天池风景名胜区旅游旺淡季实行“阶段性见习”。通过多渠道实践,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二是为加强技能训练,学校根据各专业教学计划,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教学见习,了解企业岗位工种、管理制度、经营理念,提前接受企业文化、知识技能、职业道德和纪律教育,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三是实施顶岗“2+1”实践模式,即学生前二年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第三年到用人单位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践,实践结束后,由企业根据学生实践情况录用学生,并与学生签定劳动合同。

  创新“学研”双赢机制,共建基地促发展。一是发挥学校专业师资优势,加强校企合作研发,帮助企业解决相关的科研难题,走“利用专业优势办专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新路子,使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如安排农林畜牧系的教师帮助九运街镇、滋泥泉子镇农民进行葡萄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结合农业生产给农民讲课,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学校在群众中的影响。二是共建校外实习基地,根据专业设置和实习教学需求,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在有发展前景又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如机电专业在重化工业园区建立了实习基地,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在天池风景区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这些基地不仅成为师生接触社会、了解企业的重要阵地,同时也为专业教师加强教学针对性,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机会。设立实习基地的企业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人才,满足了企业用工需求,实现了“双赢”。

  创新政策扶持机制,投入资金促发展。阜康市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3年共投入4000万元,其中300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该市有国家级重点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一所,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3300多名,有6所乡镇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13所部门和行业培训机构,1所民办培训机构。接受职业教育的有初、高中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再就业人员等。为帮助解决未接受高等教育青年的就业问题,阜康市实施了“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就业工程”,使全市没有考入高中的青年基本上都接受到了中等职业教育,并从2007年开始,对在阜康职业中专接受3年职业教育并有6年以上阜康户籍的初中毕业生,在每年享受国家1500元助学金的基础上,学生毕业后取得职业中专学历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每人每年可享受市财政1000元的培训费补助,由财政支付并监督使用,学习有关煤电煤化工专业的学生,可享受乌昌财政2000元的补助;凡在阜康市各培训机构参加为期一年以内职业技能培训的具有本市6年以上户籍的高中毕业生,培训期满并取得学历证书或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者,每人可享受初级200元、中级500元的市财政培训费补助。截至目前,已投入补助资金256.15万元,受益学生达2374人,经职业培训后学生就业率达98%以上,大大减轻了农牧民子弟的就学负担。(贾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