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域外传真 >>正文

四川翠屏:在创先争优中编织“四网”推进教育行风建设

文章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3日 15:03:18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教育局党委“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编织出“四网”,抓好教育行风建设,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促进了全区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编织“责任网”,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一是狠抓责任落实。按照“一岗双责”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的要求,制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任务分解方案,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根据“谁主管,谁负责”、“分级管理,一级抓一级”的原则,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一把手”对本部门、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工作应承担的主要领导责任。其他领导按照 “一岗双责”要求,根据分工各负其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狠抓制度建设。制订完善了《中小学校、幼儿园党组织议事规则》、《中小学、幼儿园行政议事规则》、《中小学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规则》三个规章制度,抓好了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选拔任用干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勤政廉政情况的监督,严格执行述职述廉、外出报告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制度;完善了财务预算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强化了财务内部监管机制;落实了校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学校财务收支情况审计制度、学校公用经费报告制度;完善了基建工程、物资采购招投标制度和监管验收制度。

  编织“教育网”,扎实推进廉政文化进校。一是狠抓廉政教育。整合宣传教育资源,通过网站、广播台、校报、学报、宣传展板等方式,多形式、多渠道、多手段、多层次地开展宣传活动,形成立体的舆论宣传强势,营造校园廉政文化的浓厚氛围。积极拓展廉政文化宣传的阵地,请区纪委、监察局领导、专家解读最新《行政监察法》《廉政准则》等法律、法规、制度,全年共举行中心组学习12次,组织理论讲座20余次,组织了宣讲团到各校进行“廉洁从教、服务学生”专题讲座达20余场,并对近期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运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正面典型进行宣传引导。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以“率先垂范、廉洁从政”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在全体教职员工中开展了“廉洁从教、服务学生”为主题的大讨论教育活动;把“敬廉崇洁、诚信守法”教育融入学校德育教育之中,在广大学生中大力弘扬清风正气,努力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水平。在教师中开展廉政漫画创编,其中以《廉政准则》“八个不准”为题材创作出的漫画被区纪委采用,并制作成精美的图解,在全区巡展,利用橱窗、校园网等设立《廉政准侧》宣传专栏,在全体党员干部在中开展了《廉政准则》知识测试。

  编织“监督网”,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一是开展专项治理,狠抓师德师风建设。与区纠纷办联合开展有偿家教有偿补课搭餐收费专项治理行动,制订了《关于开展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有偿补课搭餐收费行为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翠屏区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有偿补课搭餐收费处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等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引导教师廉洁从教,自觉树立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在专项治理活动期间查实2例,处理2人。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坚决制止不合理的收费和明令禁止的收费项目,继续认真治理教育乱收费、教师违规家教、搭餐收费、推销(推荐)教辅资料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对违反师德和乱收费的单位与个人坚决予以查处,查实乱收费行为1起,组织退费1600元,处理1人,涉及违规补课、有偿家教的投诉大幅度下降。二是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以贯彻《廉政准则》为主线,以局机关科级领导干部、校级领导干部和重要岗位、关键环节负责人为重点,以规范权力运行为抓手,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在全区教育系统全面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局机关于9月份开始启动,成立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领导机构,并落实了分管领导和具体经办科室,制定了实施方案、并进行了职权梳理、风险点排查和等级确定,并结合排查的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从而探索建立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拓展监督渠道,加大防控力度,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不断完善预警在先、防控在前的长效机制。

  编织“惠民网”,扎实推进“教育民生工程”。一是落实各项资助。严格实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44361人,免教科书总金额3034400.64元;免杂费86214人,免杂费金额12567130.00元;补助寄宿贫困学生生活费3907人,完成目标任务数203%;中等职业学校招生3500人,完成目标任务数389%;对“六类”中职学生免除学费39人,完成目标任务数4592%;资助中等职业学校1-2年级所有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257名,完成目标任务数377%;资助经济困难家庭高中生313名,完成目标任务数100%;资助家庭困难职工子女上学500名,完成目标任务数100%;建成农村留守学生之家1所,完成目标任务数100%;新建(改造)中小学校舍面积32293平方米,完成目标任务数192%;招收义务教育阶段在校残疾学生451名,完成目标任务数101%。二是构建助学体系。在宜宾四中、宜宾六中试点开办了免费的“留守儿童助学班”,招收了首批400名品学兼优的留守儿童;在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7个乡镇和城市青少年宫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各学校建有“留守儿童活动室”,内设多台卡式电话和电脑,周末向留守儿童开放,方便留守儿童与父母心连心,架起关爱留守儿童互动桥。同时制订出实施15个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现已完成大运小学整体搬迁、宜宾六中新校区建设、航天路小学建设、宜宾四中红坝路分校、人民路小学南广路分校建设等项目,在乡镇实施“寄宿制”学校建设,解决了12000名农民工子女随迁就读的问题。通过党员与困难学生结对、学生与学生结对的方式对农民工子女、困难留守儿童实施全方位关爱。目前全区累计开展结对互助活动近4万次,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60余次,先后为困难留守儿童捐款达80余万元,赠送学习用品价值达20万元,成功转化学习困难留守儿童或农民工子女近600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陈楠 胡波林 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