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域外传真 >>正文

福建省福鼎市教育系统“三项工程”促进教育跨越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发布者:市委教育工委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30日 10:19:12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福建省福鼎市教育系统狠抓先锋、固垒、和谐“三项”工程建设,促进全市教育事业形成创先争优、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

  实施队伍建设“先锋工程”。一是重点围绕师德师风建设。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创先争优重点,围绕“境界升一些、作风实一些、标准高一些、奉献多一些”的“四个一”主题,以“六个一工程”(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完成或参与一个课题实验、写一份好教案、上一堂观摩课或公开课、撰写一篇优秀论文、组织一次主题活动)为载体,在教师中牢固树立“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教师无小节,事事都示范”的思想。全市各中小学共举办各类学习、座谈会、演讲会、报告会、心理健康讲座等150场次,评选表彰师德标兵100余人。二是着力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各学校党支部(总支)从实际出发,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员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有效激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验幼儿园带领党员们重温了党章,并且在全园开展了“一对一”教学帮扶活动和党员教师带头深入教科研一线活动,真正发挥了“一名党员一面旗”的带头作用。桐南小学支部明确要求每名教师党员做到 “三向联系”,即每名教师党员联系一个薄弱教学班、联系一名非党员老师、联系一名问题学生,同时,设立“党员示范岗”,列出党员承诺事项,接受全校师生和学生家长的监督。三是致力强化教师素质提升。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全面启动教师队伍 “十、百、千”工程建设,计划打造10名“名校长”、“特级教师”,100名“名教师”、“名班主任”,开展1000名骨干班主任、骨干教师培训。通过每年举办1期校长读书研讨会,定时举办农村完小校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校长论坛”等方式强化校长队伍建设。同时,作为全省5个教师培训示范基地之一,将优化教师队伍作为重点工作抓紧、抓实。近年来,全市中小学专任教师有764人接受省、市、县三级骨干教师培训。

  实施办学条件“固垒工程”。一是加大校园扩建增容力度。先后对福鼎一中等5所学校进行扩建、增容,新建桐南慈济小学,筹建百胜新区小学,对民族中学、十六中、特教学校重新规划,整体新建搬迁。其他乡镇所在地学校也根据实际采取相应扩建增容措施,如秦屿镇相继建盖了7座教学楼及师生宿舍楼,扩大校园面积120亩,今年又征地35亩建设秦屿二小新校区,区域内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二是全面启动校安工程。把推进校安工程建设做为改造薄弱校办学条件的重要抓手,由市建筑设计院、房管所、质监站等有关技术部门共同完成对全市156所学校、468栋校舍安全的检测鉴定,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采取抗震加固,迁移避险等措施。在去年动工建设全市校安工程14个的基础上,2011年又确定校安工程新重建项目10个,建设面积36265平方米,计划投资5290万元。三是稳步发展各类教育。2010年在全省率先成立了1个社区教育学院、3个社区教育学校、20个社区教育学习点,市、乡(镇)、村三级成 人教育和社区教育网络初步形成。此外,幼儿教育布局和办园形式逐渐规范,全市原有91所无证“黑园”取缔56所,开工建设桐山、店下镇、龙安开发区、佳阳乡4所公办幼儿园,并在桐南新城规划建设1所用地面积为4450平方米的民办幼儿园,实现“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政府办园为骨干和示范”要求。

  实施城乡统筹“和谐工程”。把强化协作交流,均衡城乡资源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常态工作,以进一步统筹城乡交流协作,促进教育资源城乡共享,完善弱势群体资助体系为抓手,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是开展城乡援助活动。不断加大教师交流调配力度,落实城镇教师到乡村任教的服务年限和城乡“校对校”交流、帮扶制度。近年来市区中小学共有162位教师到农村支教,乡镇中小学142位教师到市区中小学顶岗学习,逐步建立起城镇支援农村、强校支援弱校的工作机制,促进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育的均衡发展。二是开展“名师工作室”活动。全市设立高中、初中、小学等各学科以领衔教师名字命名的“名师工作室” 22个,成立“名师工作室”乡镇片区初中英语、语文、数学教研组,组织学科工作室深入到农村学校开展“送课下乡”活动,与一线教师进行面对面教研活动,开展互动研讨活动200多场,累计送课下乡219节,提升农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三是开展“阳光助学”活动。积极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2010年向1204名贫困学生提供助学贷款,发放贷款金额632万元。同时,进一步加大贫困学生上大学资助力度,2010年受助学生534人,平均每生3000元。在市委、市政府推动下,福建家景置业有限公司今年还投入2000万元成立“家景助学基金会”,专门资助贫困学生上学。(宁德市委创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