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域外传真 >>正文

甘肃静宁:“四项关爱举措”为农村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文章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发布者:市委教育工委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30日 11:00:27

创先争优活动中,为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教育难题,甘肃省静宁县采取建立健全关爱机制、搭建关爱平台、丰富关爱内容和结对关爱帮扶四项措施,为留守儿童提供了有利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以及成长环境,促进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建立健全关爱机制。为了全面掌握全县留守儿童现状,县上建立了由宣教、妇联、机关工委等部门和单位组成的静宁县留守儿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由儿童教育专家和法律工作者等组成的家教宣讲团。年初,对威戎新纪小学、界石铺中心小学、余湾中心小学等5所小学6598名学生开展了留守儿童调研,对1037名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积极开展“共享蓝天”关爱留守儿童行动,成立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静宁县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帮扶措施、“留守儿童之家”和“爱心妈妈”工作职责等制度,建立完善了表彰奖励机制,为深入开展关爱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至目前,县妇联对全县17499名留守儿童均建立了档案。

  积极搭建关爱平台。县妇联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为全县24所中心小学、幼儿园和2个社区“留守流动儿童之家”配送了总价值52万元的电脑、电视机、DVD、电钢琴、各类图书、体育器材等教育教学设备,进一步健全“留守流动儿童之家”图书阅览、学习辅导、手工制作等各项服务功能,为留守流动儿童搭建了一个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健身娱乐的服务平台。开设了26部“亲情热线”,让外出务工的家长与子女、学校随时能够取得联系,增进感情,了解实情,密切亲情。建立健全了各乡镇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和法律援助中心,建成24个维权中心,为留守儿童提供长期的法律咨询和维权服务保障。今年以来,各留守儿童之家以师德教育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

  丰富关爱活动内容。县上坚持“以活动促活力、以活动促关爱”的留守儿童关爱模式,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关爱活动,全面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同时,不断激发留守儿童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使广大留守儿童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今年3月份,在全县留守儿童中广泛开展了“自理、自立、自强——争做合格小公民”主题教育、“我心中的爸爸妈妈”征文和“我成长、我快乐”演讲比赛等活动,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增强了留守儿童的独立自主能力,提高了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六·一”前夕,县总工会、县妇联和团县委联合在威戎新纪小学共同举办了“牵手帮扶共享蓝天”关爱留守儿童手拉手活动,为70名留守儿童捐赠了价值5000元的校服,向全县广大少年儿童发出“牵手帮扶共享蓝天”的倡议。

  开展结对关爱帮扶。为解决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实际问题,县上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之家”项目建设的投资力度,并向全县妇女发出“争当代理妈妈”的倡议,发放倡议书5000多份,面向社会招聘“爱心妈妈”和“代理爸爸”,号召各界妇女尤其是各级“三八”红旗手(集体)、“巾帼文明岗”、“五好文明家庭”及女党员、女干部、女教师、巾帼志愿者与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目前,全县共有398名代理妈妈与留守儿童成功结对。同时,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主阵地作用,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成长档案,把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让学校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各方面动态,坚持教师家访制度,倡导广大教师坚持做到“五必访”,即留守儿童情绪不好必访、身体不适必访、成绩下降必访、迟到早退必访、与同学争吵必访,通过家访和召开家长会,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6月初,县妇联与界石铺镇中心小学联合举办了“为爱向导、为心安家”留守儿童帮扶活动,为140名留守儿童发放了价值1万多元的衣服、鞋、课外图书等学习用品。(静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