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域外传真 >>正文

吉林通榆大批农村学生从县城返乡就读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者:组宣部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7日 11:36:24

    阅读提示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顺利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很多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正着力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吉林省通榆县,近年来通过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校园布局和建设、强化师资配置等方式,逐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如今,在通榆县,没有实验班、没有重点班,更没有超级大班,家长不用面临择校难题,农村学生从城里返乡就读成为再平常不过的现象。

    “我们今年迎来了165名新生!”吉林通榆县第十中学校长王忠昆说起新学年,语气轻松。

    通榆县第十中学位于兴隆山镇,距县城60多公里。几年前,学校还只有低矮的小瓦房,冬天靠生炉子取暖。附近村屯的孩子都跑到县城里上学,一到招生的时候,学校总是很尴尬。

    今年,该镇共有165名孩子升初中,全部选择了第十中学。这让王忠昆很开心,“生源有保证,学校发展就有奔头了。”不但如此,近两年还有近10名学生,从城里回到了他们学校。

    据通榆县教育局统计,从2010年至今,全县返乡就读的学生超过了500人。当地老师和家长认为,这要归功于通榆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执着探索。

    建设标准化学校

    不搞“豪华”工程,建一所达标一所

    在通榆县城40公里外的乌兰花镇,通榆县第六中学简朴却崭新的校舍,矗立于一片低矮的瓦房和土墙中,显得有些“突兀”。学校老师说,镇上最好的楼房就是他们学校。

    近年来,通榆县集中建设和改造校舍总面积达19.2万平方米,全县义务教育学校的楼房比例达90%。今年,通榆县将初步完成学校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

    “学校的基本建设是推动均衡教育的基础。我们首先要以物质资源均衡配置促整体均衡。”通榆县教育局局长张兴邦说。

    然而,通榆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06年的财政全口径收入不足5000万元。即便如此,通榆县从2006年开始,在保证及时拨付各项教育专项资金的同时,采取减、免、返等各项政策支持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对学校建设工程实行行政事业性零收费、将校舍建设的施工企业税收全部投入学校建设中。

    张兴邦介绍说,通榆县争取的教育项目资金种类较多,但额度都不大,一般是几十万元。为此他们通过实施项目组合,将各种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努力发挥项目资金最大效益,不搞“豪华”的形象工程,坚持“建设一所、达标一所”的原则,每年建设2到4所标准化学校。

    在标准化学校建设过程中,通榆县逐步撤并村小和下伸点,把每个乡镇中心校全部建成寄宿制学校,同时保留大乡镇独立初中,对规模较小、距县城或大乡镇较远的乡镇中小学进行合并,建九年制学校。

    2006年至今,通榆县已累计投入学校建设资金2.2亿元。在这些标准化学校里,实验室、图书室及微机室一应俱全,并配齐音乐、体育、美术、卫生方面的器材,所有学校硬件基本达到省定办学标准。

    “学校的条件改善了,学生住校不收费,一个学期的伙食费才1200元。困难的学生还能享受相应的补助。现在乡村的孩子上学真是不一样了。”当了一辈子老师的通榆县第六中学校长刘建华感叹道。

    现在,镇里的中学大楼有了,师范专业的大学生也来了,条件和师资不比城里差。孩子能在身边安心读书不说,还省了许多不必要的开支。

    ——通榆县第十中学学生家长 周淑丽

    城乡统一配师资

    近3年来,已有322名本科学历特岗教师补充到农村

    “我都在这里成家了,以后也将扎根在这个学校。现在学校的条件非常好。”在兴隆山镇明德小学,记者见到了数学老师李博。3年前,她从师范学院毕业,来到离家60多公里的兴隆山镇,成了一名特岗教师。

    近3年,通榆县先后招聘了322名本科学历特岗教师、10名硕士教师、12名“三支一扶”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有效缓解了农村教师老龄化、缺少专业对口教师的现实问题。

    在教师补充机制的建设上,通榆县统一配备师资,将优秀大学毕业生补充到农村学校,缩小城乡教师队伍差距。这些大学生不但给学校带去了朝气,也渐渐成为教学一线的骨干。

    这些政策的目的,是引导教师在城乡合理流动。县城学校在全县农村中小学在岗教师中选聘老师,要求应聘者须“在农村连续任教5年以上”。在校长的公开选拔中,通榆县明确要求,竞聘县城学校的校长要有在农村担任校长满4年以上的经历。

    近5年来,已有32名中层以上领导、93名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下乡支教,涵盖了语文、数学、计算机、英语等13个学科。2010年,通榆县有6名县城优秀干部竞聘到农村学校任校长,同时在农村学校选派了8名副校长到城镇中小学校任副校长进行锻炼,把城镇学校管理经验带回农村。

    通榆县还进一步探索更有吸引力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县城每年要有10%的中高级教师或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到农村任教,农村学校派教师到县城研修。为此,通榆县将尝试依据地域远近和艰苦程度,设置不同等级的补助标准,鼓励教师向偏远乡村流动。

    让更多的城乡孩子能够就近享受优质教育,才算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义务教育的公平。

    ——通榆县教育局局长 张兴邦

    城乡学校结对发展

    9个县城学校与三十几个乡镇学校结成“联合体”

    “在我们县的义务教育学校里,没有实验班、没有重点班,更没有超级大班。家长也不用面临择校的难题。”兴隆山镇小学学生家长陈军说。

    通榆县铁西区中小学的变化,可以说是通榆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好见证。几年前,与铁西区相邻的铁东区6所学校条件好,质量高,超负荷运转。而铁西是弱势群体聚集区,学校条件差,学生都往铁东“流”。

    2006年,通榆县将铁西的中小学进行合并,组建了第八中学和明德小学,两所学校都新建了楼房,成为寄宿制学校。同时,采取强校拉动、选派优秀校长和教师等系列措施,提升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如今,铁西学校的办学条件彻底改善,生源明显增多。今夏中考,第八中学整体成绩排在全县前列。

    2009年,通榆县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2010年又成为吉林省唯一的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县。

    “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基本办学标准的资金投入要得到保证,同时应合理调配师资,保证教学资源的共享。”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邬志辉认为,这个过程中,制度化是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的保证。

    通榆县正探索优质高中定向生名额分配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实行中学生入学电脑平行分班制度,不断完善领导干部和政府部门包扶薄弱学校的工作机制……大的政策制定、小的制度设计,通榆县都想办法围着“均衡”做文章。

    “县里实施薄弱校改造工程,以强带弱,城乡联动,有力推动城乡学校共同发展。9个县城学校同三十几个乡镇学校形成联合体,城乡学校接受同一标准的评价考核。薄弱学校的队伍建设、管理水平、办学质量都得到提升。”通榆第八中学副校长王金耀深有感触地说。

    实践证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能不能做到的问题,而是各级政府能不能真正下决心的问题。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  邬志辉

      本报记者 祝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