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域外传真 >>正文

人的坚守与文化的韧性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者:市委教育工委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31日 10:45:13

  文物承载文化,却始终沉默。博物馆的知识传承,靠讲解员

    提到讲解员,印象中,最知名的当属沈从文。1949年后,经历变故,放弃文学创作的沈从文,曾到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工作,担任讲解员。他当时的难熬,成为后人眼里的一段典故。

    除了沈从文,似乎很难再找“知名”的讲解员,即便是在知名的博物馆。

    因为,大多时候,听完讲解,走出博物馆,观众常会把他们忘记。他们的工作、生活和故事,平凡而琐碎,极难成为公共话题,远不像文豪的轶事那样受人关注。讲解员的工作是说话,但少有媒体为他们说话。

    日前,北京电视台举办“北京首届讲解员大赛颁奖晚会”,则让人们将更多视野投向这个群体。晚会上,几名讲解员的故事触动人心。他们身上的共性,是热爱和坚守——哪怕所在博物馆名气很小,哪怕观众很少。

    如罗爱婷,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讲解员,单位在房山区琉璃河镇董家林村,地处偏僻,离城区40公里,观众不多,不少同事因路程远而辞职,她却选择坚守,一守就是17年。

    检索招聘信息,不难发现,大量的博物馆或景区在招聘讲解员,无论官办还是民办,开出的工资大都不高。月薪2500-3000元已属高薪,甚至有的才1000-1500元。偏远的距离,偏低的收入,让坚守更显可贵,也让坚守备受考验。

    坚守,在多种文化语境中,都是一种值得称道的品质。

    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是唯一一个未曾文明中断的国度。中华文化何以如此韧性,它的传承靠的绝非仅仅文物和文字,人的坚守是更值得称道的因素。综合而复杂的中华文化,其传承有序需要多部门、各类人参与,远不止博物馆,更远不止讲解员。

    在陕西华山脚下,有一个不到20人的农民群体,与其他农民不同的是,他们是陕西华阴老腔传承人。他们最大的已经70多岁,最小的也已50多岁。古老的戏种,让人好奇,让人走近,却鲜有年轻人愿意学习。

    华阴老腔的境遇,绝非孤例。在中国非遗保护中,传承常常成为难题。时代的洪流,有时会冲断甚至冲垮一些传承,尤其是相关农耕的文明。青壮年的进城打工,让农村留下60岁以上的老人,15岁以下的孩子,10年后,老人老去,孩子长大重新走向城市,谁愿留守农村,坚守特有的文化?

    漫长时期的大河连绵,有时也无法阻止小河小叉会在特定时期干涸。现实语境中,一些文化的传承并不尽如人意。国家早意识到了这一点。拥有文化自信的中国,需要更多文化自觉方能再度文化自强,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要做到这些,离不开人的坚守。

    人坚守,文化才能韧性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