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域外传真 >>正文

万载:持之以恒提升“五率”办好老区满意教育

文章来源:江西教育网   发布者:市委教育工委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9日 11:12:09

  万载县位于赣西北边陲,国土面积1719平方公里,总人口56万,是闻名的花爆之乡,是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十二块根据地之一,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这里诞生了杜平、王宗槐、张翼翔等六位新中国的将军,是全国最早确认的老区县。目前,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427所,其中省重点高中1所,普通完全中学2所,初中17所,小学(含教学点)196所,职中(中专)3所,特殊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1个,公、民办幼儿园247所。各级各类学校在职在岗公办教职员工4333人,在校中小学生83379人(其中小学55051人、初中20385人、高中7846人、特校97人)。

  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万载县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科教兴县”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持之以恒、矢志不移地紧紧围绕省教育厅提出的不断提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职业教育就业率、高等教育贡献率、人民群众满意率”“五率”要求,脚踏实地地办好革命老区教育,切实做到“四真”,取得了可喜的变化。

  一、真心实意强教育,确保老区教育顺利推进

  1、党政重视,高位推进。万载县党政班子十分重视教育,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发展战略,把教育摆到重要的战略位置,先后出台了万载县“十一五”、“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万载县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万载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每年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工作要点》和《政府工作报告》都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对城镇新区的建设,首先考虑的是学校的规划,2011年开始启动万载教育园区建设,从而有效保障了全县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落实各项目标,我县建立了教育工作县长专题现场办公会议制度、县四套班子领导教育工作专题联席会议制度、县级领导联系乡镇和学校制度及政府职能部门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度与追究制度等,坚持每年对乡镇教育工作进行考评,并将考评结果纳入年终考核内容。每年县委、县政府都要隆重召开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大会,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对教育工作真正做到了“高看一等,厚爱三分”。

  2、“以县为主”,完善体制。真正按照国务院、省政府文件规定,做到了人、财、事、权相统一,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由县政府统筹教育经费。落实并完善教师和校长人事管理体制,将校长和教师的人事管理归口教育行政部门。县教育局依据法规履行对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调配交流职能,副科级及以上校领导按干部管理权限考察任免,副科级以下校长和中层干部由县教育局任免,凡教师调出教育系统,事先均征求县教育局意见。完善了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保障机制,做到了中小学教师工资和各种津贴补贴统一由县级财政按时发放。

  3、统筹协调,优化环境。为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我县出台了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等各类教育发展规划,制订了《万载县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意见》与《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加快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有计划、有步骤地整合了教育资源,基本消除了薄弱学校的存在。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万载县出台了专门的规定,确保其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对残疾儿童入学,该县办有条件优越的特殊学校。为确保教育各项监督到位,县政府健全了教育督导机构,配备了专门的教育督导队伍,积极开展乡镇学校教育各项督查活动,形成了县级教育督导工作常态化。杜绝了对学校的乱收费、乱检查、乱罚款及各种形式的乱摊派行为,规范了中小学办学行为,形成了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全县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县人大、政协关心教育,经常深入学校视察、调研,推动教育发展。县综治委每年组织相关部门集中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卫生、防疫部门定期不定期检查学校的食堂卫生;交警部门定期检查幼儿园接送车辆;文化局不定期检查网吧和游戏室,杜绝未成年人进入;建设局经常排查各校危房等,形成了县乡协同、部门联动的大办老区教育的良好局面,确保了校园安全。

  二、真金白银投教育,夯实老区教育基础工程

  1、进一步完善了财务管理体制。2005年起,在宜春市十县市区中率先设立“教育财务核算中心”,建立了“校财局管”的财务管理体制。全县各项教育经费和所有学校财务纳入教育专户,由教育财务核算中心集中管理,独立运作,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县财政做到了对中小学校按规定编制的经费预算及时批复,并将义务教育各项经费全额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单独列项、优先安排。对每一年一般预算收入所形成的可用财力,以不低于年初预算的比例用于教育。2009年又成立了万载县教育基金会,凝聚力量,广纳善款,仅2011年,就争得上级资金及社会善款共计4200多万元。

  2、进一步加大了教育财政投入。坚持教育“三个优先”政策,即年初优先安排教育经费,正常拨款优先兑现教育经费,年终结余优先追加教育经费,2009-2011年,全县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年平均占GDP的4.54%,提前3年达到省定4%的目标,实现了教育投入 “三个增长”。同时,我们坚持做到教育附加足额征收并全部用于教育,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优先保证教育经费支出,上级拨付的各项教育专项资金及本级配套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并按时足额拨付到位,无截留、挪用、挤占资金现象。

  3、进一步加大了校园建设的力度。2009-2011年,全县共投入校建资金1个多亿,完成新建中心小学1所,村完全小学4所,村初级小学1所,新建教学楼29栋,学生公寓14栋等93个校建项目。全面消除了D类危房,B、C类危房得到及时有效改造,改造和新建校舍面积占学校校舍总面积的40%。做到了校园“三化”,即道路硬化、校园绿化、环境美化,各级各类学校森林绿化覆盖率达到60%。今年县政府多渠道筹集资金1.3159亿元,征地161.1亩,全力推进和实施县一小、县三小、县三中、县四中增容扩建和县二小、县直机关幼儿园、外国语学校的新建及有关乡镇农村中小学学校改造。5月份省教育督导检查后,针对少数学校存在大班额现象,强力推进校舍扩改工程。目前,县一小、县三小新建的教学楼已经交付使用,县二小新建的主体工程将于11月全部完工,外国语学校和县直机关幼儿园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建设,县三中、县四中教学楼改扩建项目资金全部到位,至今年秋季开学,全县校舍建筑面积增加13902平方米,全县中小学实增班级数97个,实增学位4850个,切实有效地解决了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

  4、进一步完善了教育技术设施设备。2009-2011年,全县共投入教育技术装备经费2000多万元,用于添制、维修学校电教设备、实验仪器、图书设备、音体美器材等教学设施。经过几年的建设,全县学校各类校舍、功能用房齐全,教学设施完善。

  三、真抓实干办教育,促进老区教育协调发展

  1、合理布局,科学施教。万载县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整体布局万载教育,确保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各类教育学校网点布局合理。2011年,万载又举全县之力推进“一城三园”、“四县五区”的发展战略,全力将万载打造成教育强县,未来五年要办的10件民生实事中,其中有两件是关于教育的:一是实施新城区的教育园区建设。二是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制。万载山多,全县还有33个教学点。一个跨两省的教学点叫湘赣学校,地处湖南、江西两省的交界处。自1991年开办到现在,很好地解决了方圆数十里大山两省边民子弟入学问题。为回报老区人民的贡献和对知识的渴望,2011年以前万载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村边远山区学校的建设。通过努力,目前万载县各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规模与班额均达标。

  2、多维举措,推陈出新。一是创新教育评价体系,用“正常值”管理考量学校均衡“升值”。从2007年10月开始,万载县建立了以“正常值”管理为核心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用A、B、C、D四个等次进行评价,改变了以往按分数高低排序的办法。“正常值”管理机制的建立,使基础教育步入了一种良性竞争轨道,学校之间的办学水平差距缩小了,择校现象减少了,义务教育得到了均衡发展。二是开展“下乡进校问诊”活动。就学校工作的重点、热点和难点进行分析调研,坚持出现问题对症下药,形成“领导管片、片包学校、学校共进”的工作格局,采取片内质量分析、送教与教研、片外请教等多种形式,最终实现C、D等学校为零的目标。三是开展教育系统 “1+1”互帮活动。通过“交流—互动”、“支援—帮扶”、“合作—一体化”、“共享—共建”等多种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学校之间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实现全县教育均衡发展。四是开展全县中小学校“大家访”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更好地营造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环境,全力打造万载教育新品牌。

  3、突出特色,彰显内涵。依托万载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彰显教育精神的层面深入,以“文化品位、特色内涵、人文精神”为理念,以“一校一品”为基础,以全面育人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标,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把学校建成校园环境美、艺术氛围浓、文化底蕴厚、人际关系和谐的校园,使校园文化成为教育、激励师生和促进素质教育开展的有效载体。“一校一品”校园文化的创建改变了“千人一书、千校一面”的教育现状,实现了“学校办有特色、教师教有特点、学生学有特长”的教育目标。《万载县教育系统“一校一品”工程建设的研究》课题获得2011年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重、难点攻关研究招标课题。坚持举办两年一次的中小学运动会和两年一届的中小学艺术节。株潭中心小学被授予素质教育省级示范学校。株潭小学打击乐合奏《山里鼓娃乐翻天》被选送到国家教育部参展并获得二等奖。先后获得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国作文教学、全省教育系统“创新发展年”、“提升质量年”活动先进单位等称号。万载县被宜春市人民政府授予“素质教育先进县”称号。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人民群众的满意率不断得到提升,连续多年获得政务环境“双百双评”综合管理部门前三名,2011年获得第一名好成绩。

  4、各类教育,齐头并进。学前教育蓬勃发展。充分发挥公办学前教育的示范作用,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在县城已具备2所公办幼儿园的基础上,又于县教育园区择址新建1所公办幼儿园。目前,全县学前一年、二年、三年幼儿入园率分别达95%、85%、84%。义务教育均衡推进。高标准、高质量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认真贯彻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100%,年巩固率平均达100%;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比例均达100%,初中在校学生年巩固率平均达99%以上。特殊教育坚持特办。不断完善硬件设施,提升办学水平,致力于把学校办成残疾儿童少年生活的家园、学习的乐土、精神的圣殿、成才的摇篮。学校先后荣获“全市残疾人特殊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乒乓球训练基地”等称号。高中教育彰显优势。努力扩大教学规模,挖掘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在高中阶段采取“建立台帐,跟踪问效”措施,对每一个学生建立起学习台帐,采取集中与分散、班级与年级、一般与个案、培优与治拐等多种形式,力求建立的台帐抓“实”问“效”。全县高中阶段入学率达85.16%。2010年实现高考二本上线人数三年翻番。2011年5人被清华、北大、香港中文大学录取,1人获宜春市理科状元。2012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1218人,占全县高考生总数的50.3%。职业教育优势突出。积极实施长短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结合、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结合的办学模式,为县域经济服务。几年来,县职业技术学校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一起共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18510人,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9.39%,就业满意率达80%以上。校外活动体现“活力”。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坚持立足实际,发挥好校外活动的作用,优化青少年校外教育社会环境,硬件设施齐全,2011年,被评为全国示范性县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

  四、真情实感为教育,激发老区教育内生动力

  1、“教育一家亲”凝心聚力。近几年,一项声势浩大的“教育一家亲”的主题教育活动在教育系统全体干职工之间深入开展。从县委书记到各级领导,下乡必走访学校,走访学校必探望慰问困难教师。建立起基层学校进城办事接待制度,凡基层学校进城办事,教育局职工之家都予以热情接待,免费提供工作用餐。积极开展“三百”工程活动:每年走访慰问100户以上困难教职工,重阳节举办“百叟宴”,广泛开展“百佳”评选,树立身边典型,彰显先进。“教育一家亲”主题活动以来,我县教育系统焕发出无限生机和活力,树立起“正德崇善、坚韧厚实、大气开明、求新超越”教育工作者新形象。活动成果《和谐教育》一书被列入“江西乡村特色教育丛书”,并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2、安全措施到位确保校园平安。政府统一为学校招聘经过专业培训的保安,配齐配好学校门卫值班人员,统一为学校安装了监控设备,对学校重点部位进行严密监控,双管齐下,确保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成立了全省最早的安全监察股,建立了全国首个学校安全管理短信平台,班班设立一块安全醒语小黑板,坚持校校一名安全副校长、班班一名安全副班长、每个寝室一名安全寝室长、周周一节安全教育课、一条安全短信、一句安全警示语、月月一次安全例会“七个一”安全管理常态模式,取得了明显的安全管理成效。

  3、“教育民生”措施惠及师生。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免了杂费,免费提供了教科书和助学金资助。2009-2011年,万载县共为贫困寄宿生发放了生活费补助1024.355万元;发放高中贫困学生助学金共计423.74万元;发放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助学金共计634.275万元;为贫困大学生发放高考入学政府资助金256.5万元,2012年发放103.5万元。落实了生源地助学贷款。为1088名贫困学生办理并发放了助学贷款640多万元。在万载没有出现一例因贫困上不了大学和高中以及义务教育阶段就读的学生。保障了教师工资高于公务员工资。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高中、幼儿园等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职工的绩效工资均比照公务员“阳光津贴”职级标准的要求,全额列入了县财政预算,连同津贴补助、“三保一金”等,统一由县教育财务核算中心按时足额直拨到教职工个人工资帐户和相关帐户中。在万载没有出现一例因绩效工资未到位上访或投诉的人和事。每年拿出正式聘任中学高级教师数15%的指标,自主聘任高级教师。坚持发放边教津贴。几年来,万载县坚持足额发放远教、边教津贴。仙源、高村等边远山区的教师人均每月享有180元的补助津贴。

  4、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升。在全市率先集中使用学校公用经费中5%的师训经费,以进修学校为基地,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和学历等培训。三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48期,集中培训教师3100多人次。在立足自培、内涵提高的同时注重新鲜血液的补充,完善了教师队伍补充机制。2009至2012年以来,共签约、考录教师600多名,其中为高中签约引进优秀本科生89名,大大缓解了高中规模扩大后师资严重短缺的状况。为稳定边远山区的教师队伍,保障边远山区教育的健康发展,出台了《万载县鼓励教师边远山区从教办法》,从职称评聘、待遇补贴等多方面鼓励他们终身从教。

  千年文化积淀,万载人才辈出。新的时期,面临新的挑战,万载将抓住机遇,乘教育督导的东风,沿着和谐教育、特色教育、幸福教育三部曲,全力打造均衡稳定的教育发展环境,不断提升教育发展水平,继续谱写万载教育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