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域外传真 >>正文

回归公考公平才能让“背景”脱敏

文章来源:新华网   发布者:市委教育工委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18日 15:32:01

   ■一事一议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8日表示,中央机关新录取的公务员当中,60%以上来自农村或城市的普通家庭,没有任何背景。虽然近年来社会上对公务员考试热有很多议论,但没有人质疑这项制度的公正性,公务员凡录必考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1月8日新华网)

  “新录公务员六成没有背景、来自普通家庭”,这样的消息,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对普通公众而言,今后又有了努力的理由。毕竟,人社部的表态,已经明确了一个事实,即“不怕苦不怕累就怕没机会”已成为“过去式”,就当下而言,只要你努力,成功是会垂青你的。只要看得见“向上”的希望,对公众而言,就是最大的好消息。

  客观分析,公众之所以对“背景”耿耿于怀,视其为“敏感词”,不为别的,只为“不公平”的确是无处不在的。换言之,公众不怕“有背景”的人,只要这些人不靠背景,于公众而言,便是毫发无损的;但公众怕就怕“靠背景”背后的“不公平”。如表现在现实中的各种萝卜招聘,就是领导的孩子是个什么样,招聘启事就写成什么样,连篮球、乒乓球这样的特长条件都被列出来了,你让公众能不害怕、能不焦虑吗?如果都是这样子招聘的话,普通家庭的孩子,怎么可能“拼爹”成功啊?

  换言之,公众视“背景”为敏感词,是一种控诉,也是一种焦虑,控诉公考的不公,焦虑自己没“爹”可拼。当这样的不公平存在,当这样的焦虑产生,公众对公考的信任度,自然会降至冰点。一看见有“背景”的人,自然会习惯性地想起“拼爹”,也会习惯性地进行质疑,再想想自己的“没机会”,那肯定会有所不满、有所宣泄。

  而事实上,早在2011年,人社部就曾表示,中央机关新录用公务员9成来自普通家庭。如果两次表态属实,那对公考而言,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退步,的确难以考量。毕竟,二者所选择的范围不同,其比例有所差别自在情理之中。而更大的问题还在于,无论是之前的9成还是如今的6成,似乎与公众的感觉还有一定的差距,那人社部便不应只是笼统地表态,而应拿出更为翔实的数据、资料,方可能令人信服。更何况,对新录公务员进行公示,本就是政府信息透明的应有之义。

  无论是9成还是6成,这都只是一年的数据与比例,并不能说明什么,也不是最重要的。最为重要的问题,无疑是公考公平环境的营造。当萝卜招聘不复存在,当拼爹魅影成为过去式,当“被乙肝”只是一个传说……当这些事情都不复存在,那才是公考公平真正实现之时。也唯有如此,“背景”一词才可能“脱敏”,公众也才不至于像如今这般焦虑。 (龙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