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域外传真 >>正文

小学校长谈和学生打交道:最忌讳给学生贴标签

文章来源:齐鲁晚报   发布者:组宣部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1日 16:53:40

  近日,由历城区韩仓小学校长侯登强编著的新书《做一个有故事的教师》出版发行,记录了一名语文老师与一个班级连续三年的教育故事。

  “既是和学生打交道的纪念,也想借此传达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对于如何更好地教育学生,侯登强归纳出“体恤、陪伴、倾听、激励”四个关键词。

  和学生打交道是一件幸福的事

  4月10日,记者见到了侯登强的这本新书,书中记载了他当初担任语文老师时与学生发生的教育故事,全书共分“体恤的故事”、“陪伴的故事”、“倾听的故事”和“激励的故事”四部分,有大小文章50余篇。

  “和学生打交道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不论是所谓优秀的孩子,还是表现一般的孩子。”侯登强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教师,除了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外,更主要的是对生命个体的关注。但在现实教学中,有些孩子要么被忽略了,要么被贴上了各种各样的标签。

  “对这样的孩子怎么办?”侯登强举了书中的一个例子,2007年,他初到历城区滩头小学,担任该校副校长兼三年级语文老师。初到班里上课并进行词语听写时,他发现男孩小明(化名)在别人奋笔疾书时趴在桌子上,用近乎呆滞的眼光看着周围的同学。“小明是弱智,一字不识。”同事对侯登强说,这是个被贴了标签的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坐在教室的角落里,慢慢成了被老师和同学遗忘的人。

  侯登强开始关注他,逐渐发现这个学生很善良,有时也能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只是反应比别人慢半拍。“作为一名老师,怎能如此草率地给出学生这样的判决?他在学校还能得到快乐和成长吗?”

  有一次,侯登强故意让小明帮他给全班同学发作业本。“老师,我不认识字。”“不要紧,你看看哪些名字是你认识的,认识的就放在一边,不认识的一会儿我告诉你。”小明开心地笑了,像一个得到意外大奖的人。结果,全班51个人中,他认出了31个同学的名字。这件事情也成了小明成长路上的转折点。“这个孩子最需要的不是成绩的提高,而是更多的关怀。”

  “教育最忌讳的就是给学生‘贴标签’,有些学生在学习上表现一般,但作为老师,要在情感和做人方面对其进行引领。”侯登强说,他在书中讲了很多类似的例子,也提出了疑问,“急功近利的教育制度下,有多少人在关注孩子们的心灵感受呢?”

  陪伴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

  侯登强认为,尽管老师工作比较忙碌,但陪伴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就像陪伴孩子是最好的家庭教育一样。”侯登强说,所谓陪伴的潜台词就是慢下来、学会倾听、对学生有足够的耐心。因为同学之间一旦出现矛盾和误解,就会到老师那里申诉。“只有通过倾听,才能了解学生,才能最终明白没有‘好学生’与‘坏学生’之分。”

  一天,一名学生跑到侯登强的办公室告状,说班里的一个小男孩在上学路上把一条小狗一脚踢飞了。为何学生会有这样的暴力倾向?侯登强找到这名学生,最初他显得非常紧张。侯登强并没有劈头盖脸地对其批评,而是安抚他的情绪,让他讲述自己的故事。原来,这个孩子的父亲在家中就具有暴力倾向,喝完酒后经常打他。在班级里,他的同桌学习成绩又遥遥领先于自己,这让他感觉很压抑,内心有很多委屈。说着说着,这个孩子哇哇大哭。

  “其实,每一名问题学生背后往往都有一个问题家庭。”侯登强说,如果不听学生的倾诉,对学生没有耐心,自然就不会了解问题背后如此多的事情。“批评有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尤其是带有个人情绪的批评,要有智慧地教育孩子,要抚慰疏导,要呵护同情。”

  “走近孩子,观察孩子,帮助孩子。”一直以来,侯登强把这样的话语当作自己教育生活的信条。他说,在和学生相处的时间里,他不仅关注着他们的学习,更把目光投向他们的生活,审视着他们行为背后的秘密。“倾听,把身子俯下去,进一步接近孩子,一个教育者应该有这样的姿态。听得越多,教育的智慧就会自然迸发出来。”(记者 李飞)